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近日因为西北重新开战的消息有些压抑的长安,今天却有了些不一样的味道。

首先是西城门,不少排队进城的人群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一众禁军提着刀子敲开了正门。

要知道开城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五丈高的城门,得二三十人花十几分钟才能完全打开,平时人流量不大的时候都是用的侧门,或者直接用大城门上特意开的小门。

可今天不同了,大概彻底关闭了十多年的西城门第一次完全洞开,一道长长的车队开始慢慢的进了长安。

可能长安守军们也没想到,长安的这座城门有一天不是因为兵临城下而打开,而是因为自己的同袍拎着刀子让自己开门。

其实同属禁军,只是编制不同,大家战斗力没什么区别。

只是守门的天策卫禁军才有多少?而和亲的定远卫禁军却足足有几十个拎着刀子的,旁边还有成批次的骑军在虎视眈眈。

本来以为是敌袭,结果开了门才知道是长公主回长安了。

守军们站在一边欲哭无泪:早说啊,至于提刀子吗?尤其领头的那个,看脸色狰狞的像是要吃人。

车队有些长,骑兵们骑着马分列两边控制了城门后的朱雀大道,所有被动静引过来的平民都被后来赶上的步卒们阻挡在两旁,一架豪华的马车缓缓行驶在大道上。

李子卿看向跪坐在一边的清怀:“将车帘拉开。”

正听着外面动静脸色苍白的清怀微微抬头,一时没反应过来。

不过看到李子卿皱起的眉头,她赶紧膝行几步拉开了车门处的珠帘和轻纱。

李子卿穿着那身淡金的襦裙,头上戴着凤冠,行走在朱雀大道的马车很平稳,凤冠上垂下的珠玉也没有丝毫晃动。

她正襟危坐,终于第一次和长安子民们见了面。

“这是陛下出行?这么大的排场。”

“你瞎啊,没见是从西城门过来的?陛下什么时候出长安了。”

“那还能是谁,禁军封路了都。”

“怎的是个女子?难不成是陛下新纳的妃子?”

“看仪仗不像。”

“我看看,那金色牌坊不是有字儿吗,李...明珠?”

一个抱着孙子的老汉也凑在一边看热闹,他听着身边民众的讨论声,禁军们的呵斥声,还有那六匹白马踩在青石街道上的清脆蹄声,突然想起了前两个月看过的某些场景。

他脸色一变:“长公主回京了?!”

有个一看就不是长安人士的外地人凑了上来:“老哥,长公主怎的从外面回来?”

老汉颠了颠怀中的孙儿,抱的紧了些,带着股首都居民特有的骄傲热情看向身边的外地中年人:“长公主去吐蕃和亲这事儿你不知道?前两个月还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挑了大早上出的城,所以看见的人不多。”

他略带些骄傲:“老汉儿那天早上起来的早,正好看见了。”

外地中年人有些奇怪:“和亲没成?”

老汉斜暼了一眼:“问的这是啥话?都打起来了,肯定是没成的。”

中年人摇了摇头,好像有些惋惜:“能不打起来还是不打起来好,殿下也不该回来的。”

老汉本来对这中年人印象还不错,这下子就有些差了:“不回来还真去吐蕃?没听他们传那些蛮子是啥样的吗?要我说啊,就不该和亲!打就打,怕个卵。”

并不是所有人都抱着和老汉同样的想法,这些年大唐对外战争节节败退,以前一直因为国力而骄傲自豪的大唐子民现在都变得有些担心害怕。

长安离西北,可是不远的。

所以在他们看来,能不打起来是最好的,靠嫁个公主就能换些年的和平,是稳赚的。

所以除了某些老汉那样经历过大唐国力压倒吐蕃时候的民间主战党,其余人多是默默看着那辆马车,不发一言。

长公主和亲的消息在长安并没传多热烈,一是这事本来就不光彩,二是大家都觉得朝廷这么做是对的。

至于公主过去会怎么样?关他们屁事。

李子卿坐在马车里,目光看向路边那一张张面孔。

没有想象中的欢呼,也没有任何迎接。

禁军们将子民隔离在两边,透过黑色的铠甲和长戈,他们只是看着李子卿,有些惶恐和忧虑。

但多少还是有些人挥着手对着马车致意的,比如某个抱着孙子的老汉。

李子卿收回目光,面无表情的脸上也有一点掩盖不住的黯然。

本来是想着在长安居民面前露个脸,反正以前的李明珠也没出现过。

回长安的事情一定要高调,一定要宣扬出去,要让所有人都知道长公主回京了。

等到她现在这张和李明珠有些相似的脸在人们心中留下印象,她才能完全取代李明珠成为长公主。

这是第一步,算是为自己获得些政治舆论,以及民间印象。

只是她没想到,长安居民对于自己,大部分居然是这种麻木甚至是不欢迎的态度。

她叠放在膝上的手悄悄握紧了:“难道公主就该去和亲?去替你们乞讨些卑微的和平?”

“难道你们觉得,本宫就不应该回长安?!”

“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