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无疆 > 第38章 不要粮米,只求同归于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章 不要粮米,只求同归于尽

第149章 不要粮米,只求同归于尽

“如今长安刚刚平定,城中还有董卓余孽,陛下和百官还是归回各家,待臣剿清余孽之后再商谈此事不迟!”刘备长拜不起,根本不给刘协质疑的机会。

“如此也好,朕就在长安之内静候皇叔的大功了!”刘协被刘备的气势所摄,只能答应下来。

此次天子的召见便不了了之。

虽然刘协的目的并没有达到,但是刘备的目的却一个都不少的全部完成了。

一则震慑天子百官,不要妄图一封轻飘飘的诏书之类就剥夺刘备从死人堆中攫取的权力。

二则,也是向群臣隐晦的透露出了自己的志向。

接下来,群臣必然会因为刘备的行为而分化为亲燕派,保皇派以及中立派。

而刘备要做的就是安抚中立派,扶持亲燕派,打击保皇派。

时光匆匆而过。

五日过后,封面守卫潼关的黄忠率先率领所部抵达长安。

十日日后,汜水关的张飞也率领本部兵马抵达长安。

十五日后,武关的关羽也率领本部兵马抵达长安。

一个月后,押运了数量惊人粮草的赵云终于姗姗来迟,不光给刘备带来了数万兵马,也给刘备的大军带来了足够的军粮,给关中百姓带来了活命的救命粮食。

初平三年,三月初三。

安顿好天子和百官的守备,以及长安的诸事之后。

刘备率军五十万直扑郿坞而去。

不过就在刘备率军誓师出征之际,长安城中许多得知大军出征的百姓纷纷夹道欢迎。

刘备率领五虎上将等将领以及数万精锐的将士在人群之中缓缓停过,刘备严令大军不得冲撞百姓,而他自己也连连向周围热情的百姓拱手示意。

忽然他见到人群之中有一名幼儿骨瘦如柴独自一人畏惧的看着自己,其状甚是可怜,刘备见状眉头一皱便立即停住马步,麾下的大军也立即停住,真可谓是令行禁止。

一股肃杀之气立即出现。

众人胆战心惊,方才热烈的气氛也为之一窒。

但是刘备却翻身下马,来到那孩童身前将他扶起。

“汝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为何独自一人在这里,家中父母呢?”刘备一边询问,一边从怀中掏出自己干粮递给他。

“吃吧。”

刘备虽然已经极力表现出亲善的态度,但是那孩童还是畏惧不已,虽然嘴角已经不争气的留下口水,但是仍旧不敢接过刘备的大饼。

刘备见状心中一叹,便将他温柔抱起来,缓缓的将手中的大饼撕成小块喂给他吃。

一时之间,五虎上将等人、数万虎贲将士、十数万长安百姓全都安静的将刘备和孩童围在中间,静静地看着刘备给怀抱中的儿童喂食大饼。

温馨且铁血,安静而又拥挤。

异样的感觉充斥在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

刘备怀中的小孩见状,这才不在畏惧,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刘备喂给他的大饼。

“慢点吃,慢点吃。”刘备见状露出会心的笑容,柔声劝慰起来。

虽然他自从重生以来一改前世的做派变得铁血起来,但是骨子里爱名如子的志向却并未改变过一丝一毫。

不仅如此,恰恰是因为他对百姓的责任太重,为了尽可能挽救更多的人,他只能出此下策。

因为只有铁血的手段才能帮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救更多的人。

这些人不仅是他将来的子民,也是他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更是和他拥有同样血脉、文化和信仰的同胞。

虽然听到了刘备的劝慰,但是他怀中的孩童吃大饼的速度却丝毫不减。

“汝如此贫弱,家中可有其他人了。”刘备随口问道。

“家中还有俺爹,俺娘,以及俺大哥大姐和两个妹妹。”小孩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的说。

“他们人呢?”刘备举目环顾,并未发现和这小男孩特别亲近之人。

“家中的粮食都被董卓夺取了,他们都饿死了。”小男孩的泪水早就流淌干净,此刻只是平静的说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可怜的孩子,既然你没了父母,不知道可愿意认孤做父亲?从此孤养育你,供你吃饭穿衣,教你读书写字,骑马弯弓。”刘备感慨一声问道。

“我愿意,我愿意!”小孩立即从刘备怀中挣脱开来,对刘备大礼参拜。

“好好好!”刘备也是抚须大笑:“你我能在今日相会也是有缘,孤便认下汝这个义子,汝家中遭此大难,家中大人都已经丧命,唯独汝一个幼子却尚能独活至今,一定是他们宁愿自己饿死也要将口粮都留给你,足见汝父母家人对你关爱。

刘备长叹一声便珍重的道:“自今日起,汝便叫做刘全吧。”

“愿你往后余生,十全十美。”

“刘全多谢义父大人赐名!父亲在上,儿以后一定报答您。””刘全闻言当即大喜,立即大礼参拜。

“我救你非是为了你的报答,只要你日后良心未泯,便将我的恩德化作激励,学成文武艺之后报答给百姓吧。”刘备闻言只是缓缓的说道。

他如今贵为燕公,不日讨灭董贼之后必然会进位燕王。

未来也有极大概率登基御极,区区一个独活的孤儿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回报呢?

刘备此举不过是为了心中的良心以及自己身为汉室帝胄的责任而已。

当年高祖斩蛇起义,必然是不堪忍受暴秦的盘剥,但是也未必没有存了解救天下万民脱离苦海的念头。

自己身为高祖的后人,岂能忘了祖宗的志愿?

“百姓们,董卓残暴,将你们的口粮全数抢掠走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建设郿坞,孤知道你们没粮食了,不过不用担心,孤已经命令大军将口粮让出来,供给百姓,就和孤在洛阳时那样。”刘备安抚好刘全之后,又看向了四周十数万的长安百姓。

“燕公大仁大义,此举活关中百姓无数,真乃大汉第一功臣呀!”

无数人闻言皆泪流满面的拜伏下来。

原来他们只是感谢刘备的解救之恩,现在看到刘备如此爱民如子,纷纷发自内心的爱戴拥护他。

但是忽然有一个老人咬牙切齿的上前,却被卫士拦住。

刘备连忙喝退卫士,亲自上前扶起老人。

“老人家,是否有何事需要刘备帮忙?”

“您开口,刘备只要能做到,一定不会推辞!”

刘备以为这也是一个想要寻找自己帮助的苦命人,便立即问道。

“燕公大人仁义,小老儿感恩不已。”谁知老者闻言却连连摇头,一双满是仇恨的眼睛中流下一行浑浊的老泪。

“只是小老儿有一心愿,还望燕公相助!”

“老人家您说!”刘备见状也立即郑重的问道。

“小老儿全家都被董卓所杀,唯有小老儿一人独活,小老儿自知自己如今已经老迈腐朽必然没有寻找董卓复仇的能力,原本也早就熄灭了复仇的心,但是今日小老儿见到燕公如此大仁大义,且爱民如子,固斗胆希望燕公帮小老夫复仇,诛灭董卓!”

“老人家何故如此,董卓与老人家乃是家恨,但是刘备与其却是国仇!”老者说着说着,便颤颤巍巍的准备向刘备下拜,却被刘备连连扶住:“国仇家恨之下,刘备必会诛灭董卓以慰先祖在天之灵!”

“既然如此,小老儿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燕公成全!”老者听闻刘备信誓旦旦的保证之后,连连点头,这才止住了泪水,但是旋即他又开口说道。

“小老儿死期将至,活着也是浪费燕公的粮食,因此,小老儿斗胆拒绝燕公的粮食,将粮食省下来用来征讨董卓!”

说着说着,老者忽然面目狰狞起来。

“小老儿和那董卓有不共戴天之仇,我宁愿放弃全部口粮和他同归于尽!”

老人此言一出,顿时群情激奋。

“燕公,我们也不要粮食了,我的儿子都被他杀了,只求报仇。”

“燕公,小女的丈夫被他们征调去修建郿坞,至今音信全无,肯定是被他们害死了,只求燕公为我夫报仇。”

“燕公,我的妻子被董卓的士卒凌辱致死,我身为她的丈夫却只能在一旁亲眼看着,我真是一个懦夫,小人不要粮食只要燕公为我妻报仇!”

“不要粮食,同归于尽!”

“不要粮食,同归于尽!”

“不要粮食,同归于尽!”

看着众人如此,刘备也是愤恨不已,热泪盈眶。

这次并非是刘备刻意表演,而是真情实意的表露。

他前世就生性爱民,现在依然如此,见到这些淳朴百姓如此,他当即大喝道。

“诸位相邻们放心,刘备此次入关就是要剿灭董卓,匡扶社稷,救助黎庶的!”

“董卓一定要死!”

“但是百姓也一定要救!”

“现在我大军的粮草充沛,就算拿出一些给百姓也无妨。”

“另外,河北山东各州郡如今正在运粮前来”

“只要我刘备在一天,关中百姓就不不用为一粒粮食发愁!”

“燕公万岁!燕公万岁!”

这些平头老百姓,可不管谁是皇帝大官,只要谁愿意帮助他们,谁愿意支持他们,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愿意报答谁,就愿意支持谁,他们就愿意拥护谁。

如今,刘备对他如此厚待,他们如何不愿意支持、报答、拥护刘备呢?

刘备见安抚好百姓之后,这才带着刘全翻身上马离开。

有残暴的董卓在先,长安的百姓见到刘备如此爱民如子,纷纷对其感恩戴德不已。

而乔装打扮后躲在人群众观看着这一幕的蔡琰和貂蝉见状也纷纷美目含情。

人言英雄难过美人关。

这美人又何尝不爱慕英雄呢?

刘备不管是年纪,样貌,气质还是威势文治武功,特别是他爱名如子的仁德,哪一样不让美人钟情呢?

此刻,二女纷纷在心中立下誓言,此生非刘备不嫁。

……

就在长安军民群情激奋之际。

数十里之外的郿坞却仍旧一片宁静祥和。

不过,这份宁静祥和却非郿坞自带。

反而是汲取了整个关中的养分才能如此。

就一如灵帝之时,攫取天下的利益来供给自己享乐一样。

董卓为了铸造郿坞,使得关中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而灵帝为了自己的享乐,却更进一步使得天下人都需要为了他的荒淫无道买单。

黄巾四起,群雄割据。

最后受苦受难的还是最为普通的百姓。

这种人虽然贵为掌权者,但是手中的权利只是为了自己享乐的工具和保证。

却忘记了手中的权利究竟是因何而来。

就在郿坞的最高掌权者董卓,正在抱着几个绝色美妾悍然入睡之时,却不知灭顶之灾正在轰然到来的路上。

本来董卓还有逃生的希望,他若是率领麾下十万西凉铁骑,不管是向北遁入大漠,还是向南攻入汉中,再不济向西攻略西域诸国或许都有一条生路。

但是在这前提就是要能对刘备的行动有所警醒。

可惜,他自废耳目,不接见任何人。

因此长安被刘备收复一个月有余,董卓仍旧被手下蒙在鼓里。

非是手下智短不愿报给他知晓,但是先前打扰董卓享乐之人无不横遭惨死。

久而久之,便无人忠心任事。

横竖郿坞坚固,并且存粮无数,董卓就算再能吃喝又能耗费多少呢?

他们跟着董卓在这郿坞之内,董卓能吃肉,他们也能混点汤喝喝,总比关中的百姓要好上不少。

虽然郿坞之中的守卫如此之想,但是董卓麾下仍旧尚有忠心的属下并未忘记他。

“相国大事不好了!那刘备已经攻入长安,还请相国速速清醒过来,早日准备御敌呀!“

郿坞之外,李儒携带妻女叫喊不止,妄图能让自己的声音传递到董卓的耳中。

而看守郿坞的守卫将士们却冷眼观看,仿佛看戏一般。

“李儒先生,主公早有言在先,谁也不见,况且这郿坞广大,任凭先生在门外喊破了喉咙,主公也是听不见的,何必白费功夫呢?”倒是守门的门将见状,心中过意不去,便劝慰起来。

前任门将的尸骨未寒,前车之鉴之下,他也不敢违背董卓的命令放李儒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