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穿越成了朱祁镇 > 第229章 李鸿章对左宗棠的忠诚与对他的忠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9章 李鸿章对左宗棠的忠诚与对他的忠诚

第229章 李鸿章对左宗棠的忠诚与对他的忠诚

肮脏肮脏……

伴随着一道汽笛,黄浦江的港口上,十多条阿美莉卡花旗号的汽艇正缓缓地驶入港口。

阿美莉卡花旗,就是其中之一。

从舰长到船员,甚至是船上的见习船员,全都是亚洲人,留着一头短发。

对于淮军的事情,大明方面并没有隐瞒。

挂上一张旗子,就是看在老李的面子上。

李鸿章毕竟才刚刚晋升为一品公爵,他是我大清臣民中最忠心的人,他又怎么会和正道人士混在一起?他要和花旗集团合作。

而那些华族人为何全是中国人,张嘴说的全是福建语和广东语,他们也不好多说。

说不定阿美莉卡是因为崇拜中国的文明,所以才会改变自己的发音呢!

北京的官员们,或多或少都注意到了他们的伪装。

但国家大事不好办!

单是东江皮岛上的一个小鬼子,就花费了数以百万计的军费。

不过,这笔银子也不是白拿的,我大清人又不是那么蠢的人。

朝廷从倭寇中招募了骁勇善战的武将,又雇了一位罗刹的教练,又派了一位蒙古的将军索特那王爷,到这里来操练他的军队,训练八旗和十八镇。

索特那王爷在信中说,倭寇骁勇善战,善于近身格斗,这才将八旗和十八镇的新兵分开。

我们的骑兵和蒙古的骑兵都是世界上最强的,这是一种完美的补充。

当今之世,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都要学西方的军事和枪械。

是以,八旗兵列阵,蒙古满洲兵马在后,定可将外族打得落花流水!

至于教员为何要用沙俄人,而非法国人的身份?

这不是占了便宜吗?

皮岛上的那些法国的精英教练,在这里呆了好几个多月,早就逃之夭夭了。

而法国的一位教练,却能雇佣三位罗刹女。

罗刹国的地盘是法兰西的十倍,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三十多倍的财富。

我大清国定能东平,与西方交好,与俄罗斯永远交好,与辽国交好。

那样的话,还不是大清国的天下,万年不倒?

索特那的出兵之计,在清政府的帮助下,被清朝人所拥护。

而恭亲王党,则是一败涂地。

毕竟南方的那些汉人,哪里比得上蒙古的那些人?

索特那这个主意不错,但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是穷,一个是穷。

没有人,是因为蒙古和满洲都没有人!

在蒙古,黄教派被朝廷秘密废除了一百多年,现在的蒙古帝国,早已今非昔比。

蒙古剩下的精英,在江淮和华北地区,几乎都被僧格林沁杀得干干净净。

想要在蒙古大规模的人口中获得大量的人口是不现实的。

而满族人呢?

换句话来说,如果这些八旗人稍微有用一点,清朝就不会允许袁世凯训练新的军队,而旗人则是把所有的军队都集中起来,组建成了最强的军队。

现在有了大明,清朝再也不会允许他们组建军队了。

从官员到士兵,都要用满族人和蒙古人。

而索特那王爷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此。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八旗子弟根本不会和对方硬碰硬,甚至是近身厮杀。

说不定还不够那个小镇呢。

但现在,索爷那王爷略施小计,就让日本大王派了一批勇士当先锋,这一战岂不是少了几分威慑力?

到那时,一位公子手持长矛,骑着骏马,向天空射出三发子弹,以示皇恩,再观察局势。

如果他们溃不成军,他们就会策马撤退。

倭人七生为国家而战,倒也罢了。

我们的旗人都是要给皇帝用的,以后再献给皇帝,我当然不会让他们白白牺牲,相信阿拉伯王爷兵们看到这一幕,都会竖起大拇指。

有了这个道理,满洲的勇士们才会积极起来。

这一次,三万多名旗人的后裔,组建了三个新的军团,准备和暴明决一场。

于是,人手不足的问题,也就不了了之了。

十八镇先行三镇,也算不辜负了皇帝和祖先的期望,整个朝廷都很高兴。

但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资金短缺。

我大清政府的税由英国人负责,这笔款项将会被优先用于偿付。

去年末,全国各地的商人和绅士都积极捐款,在伊犁和苏里亚苏泰等地,都买了不少官员。

可最主要的,却是江南的税收!

所以上奏李鸿章在苏州的所作所为,都被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削掉李鸿章的职位?

他李鸿章一年也能向朝廷缴纳几百万两的赋税,如果是一般的百姓,他能不向官府请示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江苏的确是个税收大国,康干的时候,一年的田赋就有五六百多万两。

但这些年来,土匪、小刀会、外国人、捻军,在那儿,能为朝廷赚钱的,也只有李鸿章一人。

反倒是那些贪得无厌的家伙,会去找官府要钱,这可是个祸害!

不管怎么说,在慈禧眼里,李鸿章依然是清朝的一员,他依然是清朝的一员。

他的钱财从何而来,无关紧要。

等我大清将三镇新军修炼完毕,两把枪都能打得落花流水,什么阴谋诡计李鸿章,我大清大军的尸骨,统统都要你去烧!

……

不得不说,李鸿章对当地的管理确实很有一套。

姑苏和上海的人民渐渐平静下来,江南也开始有了些许的繁荣。

这一点从大明这段时间,几乎没有新移民说苏州语就可以看出。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除非被逼到绝境,否则谁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家园。

从某些方面来说,大明之所以能够强大起来,完全是因为那个该死的年代。

湖广、江北、河南等地的难民们,就好像无穷无尽的水一样,在盛宣怀的操纵下,被送到了大明,换取了大量的明布,明米,明枪,明炮。

是的,现在大明军队的武器都是由大明供应的。

大明帝国在知道李鸿章和太平军的配合下,每隔一两个月,双方都会进行一次军事演习,互相汇报,最后和平相处,这才改变了战略。

私下里,大明和淮军签署了《确保南京古城墙文物遗迹完整备忘录》,期限长达三年。

若有淮军胆敢破坏大明古都,大明方面会对其重要人物进行制裁,其中涉及贸易制裁、军事干涉、冻结财产等。

李鸿章很高兴地同意了。

所以大明皇帝将日本的拿破仑炮运到了上海,然后转手卖给了李鸿章。

这门火炮是大明时期从美国军队手中抢来的,年代太过久远,也没有太多的升级空间。

我曾经以很高的价格,将它送给了毛利哥。

现在倭岛已经是大明的地盘了,这种便宜的火炮当然是不能用的。

于是,回收再出售,一次两次,再转手给李鸿章。

大明人不仅出售拿破仑大炮,还出售他们的法国枪。

尽管朱富贵在法国枪械制造了一个关于“蛇皮口袋”的新笑话,但是事实上,大明从日本搜刮来的枪却是相当陈旧的。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国人不把远东放在眼里。

这把火绳枪大部分都是克里米亚十年来使用的火绳枪,甚至没有使用米尼子弹,就像美国的民兵一样,射程和准头都很差。

1860年代,不仅是蒸汽和蒸汽发动机的大变革,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力量。

十多年以前,由于米尼子弹的存在,火绳枪逐渐被火绳枪所替代。

但是到了1866年,米尼子弹就被淘汰了。

在欧洲,德国人悄悄地大量装备了后膛德莱赛,这把类似于现在流行的手枪。

根据以往的经验,德国的后膛枪将会在随后的数次战争中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敌方米尼式冲锋枪。

而米尼弹也将被彻底替代,并将是今后的惟一一种武器。

大明德武二年制的火绳枪,在当今世界是最顶尖的,对于两把大明时期的火绳枪,他当然不会放在眼里。

其实李鸿章也不是没有接触到比这更高级的枪械。

曾国藩曾经从英国采购了一把尼米制的步枪,这玩意儿还真不错。

不过,法国人的价格并不贵。

三个就够了。

另外,大明也有一种特殊的火绳枪,是一种专门为对外贸易而设计的火绳枪,绰号“明露华”。

这把枪的点火装置,并不是用石头,也不是用锤子,而是朱富贵从前人那里买来的一把小型的火轮。

临高五百人曾经用它制造了一把国外的狙击枪,而且还挺好用的。

朱富贵接过礼物,也没有拒绝。

只是和五百年前那个乱世比起来,现在的强者要强大得多。

朱富贵的这把狙击枪,虽然没有太大的优点,但也可以批量销售,比如老李,比如墨西哥。

朱富贵自然也是清楚,三皇子想要攻打墨西哥的事情,他也是一清二楚。

他以前也是这样干的。

在这种情况下,朱富贵很有可能会选择这样的方式。

于是朱富贵就找上了曾经和帝国军方有点关系的那个墨西哥人,将一部分军事资源转手给了他。

大明这一趟,也就是多挣几个银子,让那三殿下好好感受一番墨西哥人民的盛情款待。

总而言之,李鸿章倚重大明的军事销售,以及大明商品的买卖,他的势力越来越大,他的雄心也越来越盛。

在他的部下,所有的谋士都明白,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皇帝的手下。

周玉山甚至暗中给自己制定了一套新的长衫,以及自己劝说的说辞。

但是现在,大明就像是一柄悬在李氏的达摩克利斯之刃。

倘若大明大军从辽东和朝鲜登陆,首先要与清朝、沙俄交手,那么,淮军就有机会在东南兴风作浪,最坏的结果,就是筑墙而立,暂时称王。

但若是大明大军从江东登岸的话。

李鸿章在大清朝也算是一品的爵位了,事实上,他并不想成为老朱家族的一员。

别说他,就连左宗棠,都对这件事没有任何的兴趣。

凡是对清末的历史有所研究的人,多半都会对左宗棠产生好感。

可在他生前,却没有一个人对他感兴趣。

因为此人目中无人,不愿意屈居人下。

左公天纵奇才,却也是个伶牙俐齿的人。

“我的老师,也不过如此,我也能做到!”

左宗棠在一封书信中,就提到过这一点,就是李鸿章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消息从锦衣卫传递到了凤都,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在做梦。

唯独朱富贵,面带微笑,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