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9章 《槟城》

因为大明与大明签订了条约,所以不允许他们上海路。

这个条约的目的,就是要保住这支军队,不然的话,李鸿章连上海的军队都不会留在这里。

这岂不是要出卖整个军营?

不过,这个约定本身就存在着一些破绽。

大明不会招募淮永,但可以招募退休的。

大明方面,只需出示一份由淮军将领签发的担保书,便可征募“退役淮勇”到大明。

所以,在这两次之后,各个军部的将领都得到了一大笔“赎身银”。

就像是秦楼楚馆的女子,为了赎罪而积攒了一大笔钱。

淮勇要去大明,就必须给他一笔钱。

一口三口,一大笔钱,谁能不心动?

就算是李公爷,也不由得动了杀心。

但他毕竟是个王公,他的眼界,远超丘八。

你的军队都被你出卖了,你还当将军做什么?要他做什么?

这简直就是大冬天的用一把大斧来取暖,简直就是傻|逼!

那是一把斧头?

这就是用来劈开木头的!

那么,你要把他的尸体拿去贩卖么?

淮勇就是为了抓捻!

李鸿章处死了这群人,抄了他们的家人,向他们解释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调兵遣将,开始了对捻军的北上。

李鸿章自然不会这么说。

他告诉当地的乡绅,曹操和曹丞相,能在汉末崛起,成为一方枭雄,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在太平三年,统一了山东,从青州征召了一名青州的士兵。

我李某虽然是个光明磊落的人,但实际上却是明公。

但我李某一人,在苏北山东,山东的土匪,便是青州的土匪,我李家要将他们训练成一支强大的军队,保护百姓。

苏南是个富庶之地,和大明做生意的人也不少。

很多人都在进步,但也有很多保守的人。

在他们看来,大明的所作所为和广东土匪的“均田共妻”有几分相似,所以他们也想找一位厉害的人物来庇护自己。

虽然不能说能抵挡得了大明那些王八蛋,但也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

而李鸿章,明显是被他们选中的最强者。

所以他一听李鸿章要组建一支军队,自然是求之不得,他没有打算捐献钱财,但也想着弄些特产来武装军队。

十一月下旬,苏州城门前,锣鼓齐鸣,旌旗招展。

苏锡常的大老板和徽南商帮,都是带来了美酒和猪肉,为淮军送礼。

无锡江阴的杨家的大少爷,拉着李鸿章的胳膊,和颜悦色地说:“李公爷,您可要多捉几个汉子,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士兵!他们是最厉害的,跟安徽的人差不多,让我们很安心!”

………………

淮军的明字营、鼎字营、开字营、奇字营、松字营,一共有二十万人,浩浩荡荡的向北方进发。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运河早已荒废。

在过去的几年里,即使有太平军的阻挠,黄河的改道,泥沙的沉积等诸多客观原因的影响,水运之战一直延续至今。

最重要的是,千千万万的水手,吃不饱穿不暖。

但现在,千千万万的工匠都在北美,杨广冒着生命危险挖出来的那条大河,已经被堵得严严实实,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着“南水北调”这个新的奇迹出现,然后重新打通了通往东边的水道。

在朱富贵的《奇观党的胜利》本子里,《南水北调》的神奇之处,离真正的“南水北调”还有一段距离。

事实上,大明巴拿马运河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重中之重。

朱富贵并不在意自己的生意,只是觉得没有这个必要。

如果大明在密河平原,湄公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黑吉辽平原这些主要的粮食基地之中,那么华北平原的水资源供应将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自从黄河成为天然屏障,防止辽人南下,让黄河洪水倒灌,改变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和农业环境,就再也无法自然而然的改变了。

为了粮食的安全,为了国家的存亡,他们别无选择。

现在,如果环太大清能够实现,那么食物的供应将会成为一个虚无缥缈的问题,我们中原的子民,将再也不用被束缚在这片大地上,生活在这样的艰难之中。

当淮军北进泛黄区的时候,又有一位老李,从南洋出发,来到了先祖们停留的那个位置。

槟城,英属马来亚。

位于马六甲海峡以北的海岸城市,与马来半岛之间有一条长达三公里的海峡。

“槟榔岛”一词首次出现在《郑和航海图》中。

从15世纪开始,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就清楚地记录了与槟城的贸易,并附有相应的航海地图。

但1786年,英印度公司莱特上校“发现”了槟城,并顺理成章地把它并入英国殖民地。

今天,槟城是一个主要的英属马来亚地区的橡胶贸易和运输枢纽。

橡皮这种东西,看上去很普通,但是在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硫化橡胶出现以后,它的作用就变得更加明显了。

特别是在二战以后,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橡皮的巨大作用。

所以槟城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事实上,在英属马来亚,橡树的种植面积很大,但为何槟城却是那么的关键?

这是一个中国人的都城。

中国人的勤奋是不容忽视的,别说南洋土人,就连凯尔特裔的爱尔兰都要服气。

南洋的农场里,有很多中国人,但槟城,却有很多中国人。

不少中国人都是靠着自己的智慧,当上了这片土地的管理者。

辜紫云就是这么一名“成功”的中国男人,他的老婆也是一名漂亮的女人。

他的亲生骨肉,被誉为“国学大师”,“十三个博士”,“学贯中西”,辜鸿铭。

在他的称号里,大概也就是大清一脉的人了。

但现在的辜鸿铭,已经不是他出生在南洋,在西方留学,在日本结婚,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在橡树丛中玩耍。

布朗一家即将回到英国。

布朗家的农场因喀拉喀多火山的喷发而遭受重大灾难。

由于布朗太太病得很重,他们决定回到英国。

辜鸿铭已经做好了和他们一起去日月王国的打算。

只是一个多月之后,槟城的海港之上,突然出现了数条挂着太阳和月亮的大船。

“唐山”这个名字,在辜鸿铭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