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魏宫莲 > 第2章 御赐太师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魏皇兴三年六月辛未日(公元469年6月27日),年仅三岁的皇长子拓跋宏被册立为皇太子,赐下太师府邸。

五朝外戚,清贵冯家。小丫鬟冬至记得自己当日进府,也是挤破了头的。

可惜这等人家并不常买人进府。管家竖起两根手指:“太师发话,只有两次。”

据他说,搬进这座太师府前,冯太师一家原是住在郡王府,再之前则是公主府,跟宫里如出一辙:

规矩大,要求严,下人也是有机会识字明理读书的。

再往深里说,那就是北朝南冯的北燕王宫,汉人宫里的规矩因两汉魏晋的门阀士族而家世清贵。

一直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汉人以“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自诩,有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优秀的传统美德和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文化。

确实让蜂拥而至的胡人为之驻足,沉吟。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因此,太师府进府下人的第一课即是“正衣冠”。

源自南朝的宫廷。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小丫鬟冬至跟着新进府的下人,正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府厅前集合。

管事的一眼扫过,然后才领着他们进入前厅。

“跪。”管事的命令。

前一排刚起身走。小丫鬟冬至跪下,抬头,挺直后背,收肘,手合叩于腹。

无声无息,毫不拖泥带水。

“兴。”管事的手拿戒尺,看了过去。

冬至低下头,站起来,春笋般笔而迅捷,随即双足合拢,却从容如眼观鼻,鼻观心。

静若山川,有临渊的涵养。

正衣冠,端仪容,尔后识字明理。冬至一进府就来了家庙,而那时谁也不知道,魏宫册封的妙莲真人会住进来。

说是礼佛之人,当以慈悲为怀,既然来了家庙,她们就可以翻看书卷。

妙莲真人发了话,她们也就开卷有益,没事就要勤拂拭。而太师府的家庙更像是缩小的京都大寺,更难得的是,藏书破万卷。

居中的木质塔楼放着祖宗牌位,四周由廊庑门殿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

木塔高三层,基础由夯土筑成,约三十丈见方,上有包砌青石的台基,与塔楼一侧的僧房楼观自围成小院,周边石栏杆内亦铺木板。

北面屋里全是书,晒书的时候能摊开一院。

琳琅满目。

这一日又轮到冬至清扫小院。她跪着擦拭相连廊间的木板,清扫了院里风吹进来的落叶,青石上洒了水,净了手,轻轻推门走进去。

自书架上拿起一卷书,吹去并不存在的浮尘,接着上次做记号的地方看。

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于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自此地方割据,天下分裂。

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京都洛阳,东汉名存实亡。割据的地方政权,不断混战。直至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分天下魏蜀吴。

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定都洛阳。公元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帝自立,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西晋时期。

西晋八王之乱后,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乱中原。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公元313年,晋憨帝迁都长安。公元316年,长安被五胡所破,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致使中国再次走向分裂。中国北部进入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南方则建立起东晋政权,史称“衣冠南渡“。

太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大批汉人(中原地区的北方名门望族、政府官员甚至士族家中的下人)随晋皇族司马氏南渡而去。

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共有90多万人,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又名陈留谢氏)是其中重要两支。

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

留下的“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却又为他们眼里乱中原的胡人拾起,而这些胡人原本也是接受汉室皇帝册封,镇守边地的部落。

或者,按照现在熟悉的说法,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节度使。

节度使,中国古代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即节制调度的军事长官,初设时为负责管理调度军需的支度使,同时兼管理屯田的营田使,主管军事、防御外敌。

唐朝天宝后,又兼所在道监督州县之采访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时称“节镇”。

中国历史到了唐朝,还有胡人节度使。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中原,名为胡人,其实部落或者麾下多是汉人,也一早就进来了。来了汉土边地,垦荒屯田,繁衍生息。

适逢天下大乱,军阀割据,他们遂也割据一方称王。又因秦朝悍勇而大一统,汉朝有四百年,而大多沿用秦汉旧制。也就是,汉化。

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苻坚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而氐族人所建立的前秦帝国因此崩塌。

原本归附前秦的部族纷纷自立,鲜卑拓跋氏趁前秦四分五裂重建政权。

公元386年拓跋珪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

公元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魏,史称北魏。同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称帝。

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太武皇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这一段政权更迭频繁的乱世。

南人北上,北人南渡,也有更北方的北人南下,四方云动,群雄逐鹿中原,被后世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又称魏晋南北朝。

由于割据和战争,分裂又融合,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等外来文化羼入(流入)。

小丫鬟冬至搁笔,有些明白,守门的魏婆子说的小姐身边的丫鬟就是“如小姐”,守着家庙,也能“如小姐”。

纵然新进府,也不会亏待了她。

是真的好命吧。

她也有些喜不自禁。然后,就被魏婆子戳了一额头,“脑袋不灵光,不容易折了命里的福气。”

说着,叹了口气,“好好守着家庙。你若有心,日后多去妙莲真人跟前,妙法莲华,无上高洁。这可是魏宫来人说的。”

妙法莲华,无上高洁。

只当珍惜,何必深究。

这十六字,小丫鬟冬至现在是倒背如流,可妙莲真人不见她。

连她身边伺候的丫鬟采青都嫌弃她,说她蠢如驴马,就是个榆木脑袋。冬至认命地清扫着台阶下的落叶。

家庙里,很是安静。

不过,这份难得的安静,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接踵而至的喜事。

也就是在北魏皇兴三年(公元469年),博陵公主在太师府中诞下一女。

魏宫也有赏赐。

太师府里一众下人,连同小丫鬟冬至这才知道,府上三小姐成了魏天子的左昭仪。

北魏皇兴三年六月辛未日(公元469年6月27日),年仅三岁的皇长子拓跋宏被册立为太子。原是要册立皇后的。

不知何故,没有手铸金人。故而,册封的贵人冯氏,虽名义上是魏天子的后宫之主,却又只是左昭仪,得以抚养太子拓跋宏。

小丫鬟冬至还知道,左昭仪虽然是太师府的三小姐,但她却又是博陵公主的次女,确切的说,是博陵公主带进太师府里来的。

哦,不。那时还没有太师府。开府,小丫鬟冬至才进来。

冬至在水阁里听其他小丫鬟绘声绘色地说,“她是博陵公主之前的二女儿,和府上嫁去南平王府的大小姐一母同胞。又有倚仗继父冯太师的地方。”

停了一停,又说,“就像三小姐能够立为左昭仪,却又有赖于府上二小姐。若非二小姐赐死之前……”

“赐死?”见小丫鬟突然不说了,冬至却被她的话吊了起来,忍不住出言询问。

“然后呢。”

“然后。”小丫鬟顾左右而言他,“大喜的日子,不要说这些了。府上四小姐满月庆生,虽然来的都是亲朋故旧,可府上两位少爷那时都只是‘洗三’。”

洗三,生育习俗。

在中国古代诞生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式。婴儿出生后第三日,要举行沐浴仪式,会集亲友为婴儿祝吉,这就是“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儿“。

“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涤污秽,消灾免祸;二是祈祥求福,图个吉利。小丫鬟一边说,一边咬着喜馍枣糕。

不消说,也是因为府上四小姐满月庆生,还别出心裁地做成了飞燕的模样。

也是因为冯太师来自北燕。北地五胡十六国,有拓跋氏建立的北魏,也有慕容氏建立的燕国。

冯太师的先人冯跋、冯弘两兄弟取代慕容氏,建立北燕。

小丫鬟接着说,“汉宫飞燕,你知道吗?二小姐死前,提到了府上的三小姐。”

停了一停,又说,“他们都说,三小姐原是要搬到中宫住的。一门三皇后。这是何等荣耀。”

公元409年,冯跋称天王于昌黎,改元太平,国号仍旧为燕……小丫鬟冬至记得,自己才看到这里。

是从东汉末年开始。所以,小丫鬟的话,她咋就听不明白了。

冬至的疑惑,在撞见府上四小姐的时候,突然就明白了几分。

时年京都平城人虽然礼佛的多,但对于年方五岁的太师府四小姐而言,更像是在府中探索新地图。

走进家庙,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