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5章 116入职

见到已经结束,那些来的晚的人,自然就有些捶胸顿足了,听闻此次更是这如今长安佛道两教最为出名的两名年轻人的最后一次机辩交锋之外,更是感觉那种遗憾可能是这一生都无法弥补的了。

有些东西,能见一次都是一生的幸运,而有些事情一旦错过,也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玄奘渐行渐远,那伟岸的身姿,却有些佝偻,浓眉大眼中始终皱着眉毛,眼中也都是迷茫,旁观者却对此有些无法理解的疑惑,似玄奘这般接近觉者之人,理应对一切都已经看透了,那他又会因为什么而产生迷茫呢?

唯有人群中的韩念,深深凝视着远去的身影,那身影似乎肩扛了整个长安的佛门气运,乃至整个天下的佛门气运。在这还只有小乘佛教的时代,佛门都困顿于自身的完善与解脱,已经是有衰落的迹象了,又因为小乘佛教派系林立,各有说法,更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佛门,一套统一的佛教内核,更是触及到了发展的天花板。

而玄奘因此就决定西行求法,前去天竺,以解心中迷惑。

此地距离天竺十万八千里,以他一人之力,此行无异于上刀山下火海了。

直到玄奘彻底消失在人群之中,韩念才把眼神转了回来。

李淳风倒是极为擅长交际,周围人群中似乎有不少常客,所以他与这些人多有交流,硬生生的把现场弄的有些像是粉丝见面会了。

等到人散的差不多了,日都上了三竿了。

韩念这才施施然迎了上去。

李淳风见到韩念,先是一愣,再是脸色一变,然后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道。

“嘘,先不要说话,让我卜上一卦。”

说完,掏出几枚铜钱,随手一丢,很快就得到了结果,长吁短叹道。

“哎,如果说,有什么人是我不想见的,那肯定就是你这类人。”

韩念笑着说道:“何出此言,我怎么就成了你不想见的人,难道你知道我是谁?”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是那跳出去的一,天道五十,大衍四九,人遁其一。你出现了,那这未来的变化,可就不是任何人能够推算的了。”李淳风收起铜板,叹息道。

“那不是好事吗?”韩念窃笑着问道。

“卦者常受天道所害,每一个探求未来的人,总会觉得未来尽在手中,做什么事都遵循着未来的推演,似乎如果不按照推演的未来进行,就无法过活一样,我也如。”李淳风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哀叹道。

“玩弄命运者终将被命运催折。”韩念不自觉的跟着说出了一句话。

李淳风眼前一亮,点点头连连称是。

“那我是破坏未来的人,李道长可还愿助我?”韩念拱手反问,终于是把自己有所求的意向表现了出来。

“那未来已经模糊了,你也已经是未来的一部分了,我如何敢逆天而行啊。”李淳风手一摊无奈的说道。

“哈哈,李道长倒是有趣啊。”韩念哈哈夸赞道。

“不过你所想要我帮的事情,我还真的可以帮到你,敢问先生可是我道家门徒。”李淳风摸了摸还没蓄起的胡须问道。

因为韩念头发已经留的很长了,所以他长期梳了一个道家的“太极髻”,这个虽然不能算是非常显着的特征,非道家之人也经常梳这种发髻,但是李淳风是一个卦师,能问出这话,自然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了。

韩念浅浅一笑,双手揉了一个圆,一团空气就像是面团一样,被揉圆了,接着空气开始被分化,清气上而浊气下,又在循环往复的揉圆动作中,那团空气直接形成了一个虚幻的太极模样。

而这个全过程中,李淳风完全没有感受到任何性质的力量,不管是法力还是内力,这一切完全都是韩念以一种近乎于规则的道韵所完成的。

“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没想到我今日能见得一位真人在眼前,实在是失礼了。”李淳风一边口中吟唱说着,一边长长的抱拳躬身作揖礼。

抱拳也是左手抱右手,负阴抱阳、蕴含五行,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图。

这一番下来,李淳风已经是直接把韩念当成真正的道家真人了,不过韩念自己也是有些名不副实的惭愧,他只是于太极上,得了张三丰一身真传,道韵十足,并不代表他在修道一途上真的有什么真人的水平,他真正擅长的是武道。

不过既然误会已经有了,他也不愿意去解释,也是拱手回礼。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韩念作为李淳风心里的道家真人,自然受到了最高级的礼遇,李淳风也开始不遗余力的举荐起了韩念。

虽然韩念身份存疑、来历成迷,但是向来有关系大于一切规矩,李淳风作为李世民的记室参军,本就算是比较亲近的近臣了,如今李世民即将登上帝位,李淳风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仅次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文官以及秦叔宝、程咬金等武官了。

虽然李淳风一生官位不高,但并不影响他独特的地位,他更像是一堆大臣重臣中,独自闪耀的技术官员,就像是地球那种科研院教授差不多的情况。

李淳风的独特地位,也让他的举荐格外的有效,很快,关于韩念的册子已经到了秦王府中了。

……

秦王府。

李世民正在筹备自己登基的事情,虽然整个长安乃至于整个天下,其实已经全部在他的控制之下了,但是有些精神洁癖的他,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篡位的污点。

于是他就筹划了一套很长的方案,这套方案甚至需要几个月去执行。

李建成和李元吉已死,李渊也彻底的心死了,任凭李世民摆布,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先以谋反叛逆等理由,把李建成二人归类到篡权夺位之人的行列,接着以军功加上勤王有功的理由册封了李世民为太子。

当然也不只是册封太子那么简单,李世民同时要求李渊出了一个决定“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

这条决定,直接就让李世民以皇太子的名义,名正言顺的掌握了朝政。

而这一切,李渊都乖乖的做了,这也让李世民开始有时间彻底的清理朝政,清洗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这些人的坚定支持者,彻底完全的掌握整个朝廷。

“二哥,这些朝臣还是不愿意服从吗?”长孙皇后看了一眼名册,好奇的问道。

她很懂分寸,李世民既然愿意在家看这些东西,自然不介意她来提意见,所以她也就很自然的讨论了起来。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便是他们现在服从了,我也不会再重用他们了,观音婢,你看如果让你兄长做吏部尚书如何?”

“兄长博通文史,若是他来主持律法,想必不差,只是若二哥你让我兄长来做这吏部尚书,不怕别人说你任人唯亲吗?”长孙皇后迟疑问道。

“哈哈,你兄长之能,定然可以管好吏部。”李世民顿时大笑道。

接着李世民一一与长孙皇后谈论了各个要害位置的安排,这时才拿起了一沓新的名册笑着说道。

“观音婢,你看这个,这些是近来各地举荐的贤才,该是可以从中找出一个足以教导愔儿的老师来。”

“哦,二哥,这么快就有这么多人举荐吗?”长孙皇后果然好奇道。

“本就到了各地举荐贤才的时候了,我从中剔除了一些不合适的,又加上了一些最近补录的,方才有了这本名册。”李世民拍了拍名册冷声道。

长孙皇后自然明白其中意思,再次问道。

“二哥,你可以中意的选择了?”

“李道之,平日里向来寡淡,只对天文、历算、卜卦和阴阳道家学说感兴趣,没想到这次竟然也会举荐人才上来,果然是高人。”李世民笑着说道。

李淳风,字道之,在府内做这记室参军已经也有八九年了,依然是与众文臣武将不近不远,异常寡淡,但他本人又非社恐不擅社交的人,所以只有一个解释,李淳风是刻意保持着这种对外的态度。

再加上李淳风的举荐人刘文静的原因,也让李世民更加的放心他了,所以这一次李淳风的举荐他也特别关注。

只是名册上对于个人的批注第一句,就让李世民决定了李愔老师的选择了。

韩念,字守一,道家真人,太极一道修行颇深。

单此一句,乃至其中四个字,就足够李世民做选择了。

天下文人武人极多,三教高人虽然称不上极多,但是也不算少,但是能在道门称真人者,这天下也不过双手之数。

如今竟然愿意出山,自然令李世民不假思索的决定了选择,就连道家真人都愿意出山辅佐他李世民了,那更是能证明他李世民才是天命所归,注定正统。

长孙皇后多聪慧的人,看了一眼名册中被标出来的人,自然很快就明白了李世民的想法,果断的笑着道。

“二哥,天下归心啊!”

“哈哈!”李世民哈哈大笑道。

……

朝廷震荡极大,李淳风依然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专心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田的工作。

两月之后,武德八月初九,八月甲子,秦王李世民于东宫显德殿君临天下。

朝廷一下子空出来了很多的位置,很快那一大本名册上的人就充实了朝廷的人事需求。

天下之大,不要以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那人,即便是半个朝廷的人都因这次动荡下了台,却依然不妨碍新皇帝登基后,很快把那半个朝廷填满。

韩念入职的时候,与那大多数人都不太一样。

因大唐开国之时,就拜了道家祖师老子李聃自己的祖宗,所以道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唐国教,甚至于举办大型仪式活动的时候,连女道士都能站在和尚之前。

作为一名“道家真人”出山为官,自然也得与众不同,李淳风亲自大出血为韩念定制了一件紫金色的真人道袍。

而已经君临天下的李世民亲自于玄武门前大摆祭天仪式,百姓尽可到此观礼,而韩念则是穿着真人道袍,摆足了poSE,从天而降,大讲所谓之太极道韵,声音所至,天地共鸣,天地之间仿佛有太极图线,接着道音响起,甘霖落下,又很快收起。

那些被甘霖播撒之人,均感觉大病变小,小病变无,于是无数人现场高呼皇帝万岁,真人活神仙,其声音甚至传遍了整个长安,引得无数客商,都知道了有一个活神仙下凡当了官。

李世民自然也极为满意这次活动,册封韩念为:“守一真人”,没有具体官职,不过也是正式请韩念教授起了李愔这个老大难的自家老六了。

为了方便授课,韩念得了一座皇宫附近的小宫观,而为了彻底的教育好老六,杨妃也是含泪把李愔送出了宫,让他专心跟着韩念在宫观学习,只是因为思念,经常的也会诏老六回宫探望。

……

守一观。

韩念的字是随口所起,如今倒真成了他对外的字了,连带着这个小宫观也改了名字叫做守一观了。

对此,韩念只想表示,自己没有瞎起名字,守一还算好听。

老六李愔揣着弹弓,手中抓着一只鸽子,一边冲进来,一边吼道。

“师傅!”

韩念无语的看着他手上的信鸽,鸽腿上,明显绑着一个信筒,只能无奈的招呼道。

“老杨,还请去宫门口先说一声,免得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老杨就是曾经那个秦王府小院子的管家,如今秦王府的人都搬去了皇宫之内,如老杨这般有些身份尴尬的人,自然就不适合跟着一起去了,最后正好来这守一观继续守卫李愔。

老杨看着那鸽子,也是明白事态严重,好在这种事情,李愔也不是一次两次干了,甚至大家都习惯了,形成了一套应急处理的办法。

那就是及时去跟宫里的大人物汇报,事情自然就有人来协调处理了。

“手伸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