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女配不干了,买房养娃搞事业 > 第104章 一起走走(大结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4章 一起走走(大结局)

回京后,萧秦赟、乔清露去了军区,在门卫处登记后,他们进去找到了当初的刘团长,现在的刘师长,这次他们过来是为了办厂的事情。

乔清露准备在羊城办厂,建成后,可以接收20多名转业军人和100多名会踩缝纫机的军属,现在想请刘师长帮忙跟铁路局牵线,提供运输保障。

刘师长想了想,“能接收更多的人吗?”

乔清露点了点头,“目前就要这些,后续肯定会加人。”

“好,羊城到燕京这条铁路线我帮你跑下来,你什么时候要人,什么时候运货?”

乔清露在心里盘算一番,“现在是7月中旬,8月初我去一趟羊城,快的话,8月中旬可以接收人员,8月底9月初开始运货。”

刘师长点了点头,“行。你们小夫妻呀,总是给我出难题。”

萧秦赟:“首长,我们也在帮你解决难题呀。”

乔清露:“首长,封远他们四人现在还在部队吗?”

刘师长,“除了封远还留在部队,柯斌、贺林清、周小海去年都退役了,怎么,你那能安排?”

乔清露微微一笑,“毕竟我们比较熟嘛,如果他们有意向去南方闯闯的话,帮我问问。”

“好。”

乔清露和刘师长互相留下联系方式,约好8月初联系后,离开了军区。

接着,萧秦赟、乔清露召集4间店13名员工在南锣鼓巷开了一个小会。

一是告诉大家在香江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后续将在羊城办厂。

二是下个月要往羊城工厂派2-3名员工长期驻扎,在津市开一家服装分店、一家电器分店,准备派2名员工过去,有意向的三天内报名,工资待遇从优。

最后,于师傅、薛铭和钟雪琪报名去羊城,沈师傅、李洋报名去津市,乔清露跟刘师长联系后,推荐了转业军人卫红军、何勇、祁鹤华、吴啸云、马学昌和军嫂薛杏花、王欢、张四妹过来。

现在霓裳一店由何佳妮、薛杏花、楚骏负责,二店由刘小玉、王欢、张石林负责,电器一店由廖绍辉、王辉、何勇负责,二店由张远航、蒙朗、卫红军负责,祁鹤华、张四妹等四人跟随沈师傅、李洋去津市。

这段时间,于师傅五人除了做好店内各项交接工作外,还要负责带好8位新人。

萧秦赟、乔清露又马不停蹄跑津市,经西单商场冯经理介绍,乔清露在劝业场1楼租下两间旺铺,还是5年合约,把王师傅的队伍拉来津市装修店铺后,乔清露联系江生订购瓷砖、吊灯。

江生把物料运往羊城,乔清露飞去那边提货后,把装修物料运回来放进了后海院子,然后找了一辆大货车运往津市。

这么一奔波,到了7月下旬,江生打电话过来,公司已经注册好,把家里和三胞胎安排好后,萧秦赟和乔清露再次出发香江。

这次他们在香江待了三天,先在花旗银行存了50万美金,又听从江生的建议办了张香江的身份证,考察了香江的服装、面料市场后,给公司招了一名话务员、一名设计师,一名临时会计。

随后,二人返回羊城,直奔外贸局。

当初那些室友,除了留在燕京的宋丽梅跟乔清露还有联系,其他的都淡了,这年头联系不方便,基本靠写信,这次乔清露过来找王飞燕,其实也是碰碰运气。

王飞燕很热情,虽然一年多没见了,但同学情谊并没有变淡,听说她现在是以香江商人的身份过来考察,准备投资办制衣厂,立马跟主任汇报,主任又往上一级一级汇报,最后,苏局长亲自把他们请进了办公室。

83年国家对招商引资非常重视,外贸局每年创汇也是有指标任务的,苏局长听说乔清露是香江来的,准备投资办厂,那自然是非常欢迎,介绍了一系列招商优惠政策后,安排陶秘书和王飞燕开车他们去制衣厂、布料厂、辅料厂等工厂考察。

考察了二十几家工厂后,乔清露准备收购一家因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濒临破产的红珍珠制衣厂。

这家制衣厂老板半个月前出了意外,如今工厂已经停产,流动资金全付了工人工资,还欠了一大笔订单违约金未支付,只剩下一个彭副厂长和一些设备和布料、半成品服装。

乔清露看了看工厂的位置、面积、设备和剩下的布料、半成品,又和彭副厂长谈过后,决定接手这家工厂。

她跟苏局长谈,工厂可以接手,但有2个条件:

一、土地保障。工厂包括后面那片空地的3000平米要全部批下卖给她,以便扩大厂区规模。

二、税费减免和贷款支持。所缴税收前五年必须返还企业,后五年返还50%,同时银行要配合提供贷款支持。

苏局长这边报备市领导后答复,这2个条件可以接受,但是:

一、拖欠的订单违约金由乔清露支付。

二、乔清露必须接手厂里的部分工人。

乔清露想了想,支付违约金没问题,接手的人员必须通过考核,比如彭副厂长这种人才她会留下,销售人员看业绩,工人看业务能力。

这个苏局长当然没有问题。

谈好合作、签订合同、支付违约金、抵押贷款、面试工人、购买运输车辆后,乔清露把制衣厂更名霓裳制衣厂,给刘师长和家里去了电话,让转业军人、军嫂和柯斌、于师傅6人南下。

自此,开启了ImmoRtAL霓裳服装集团全新扉页,不仅引领了80、90年代的红裙子、运动服、蝙蝠衫、健美裤、牛仔衫、连帽卫衣等时尚潮流,还成立了云裳、羽衣两个高端定制系列和雾裳、风裳、蝶衣等中低端系列品牌。

1984年,萧家电器店在扩大了经营规模,加入生鲜食品、生活杂货、五金百货和蝶衣系列服饰,做成了大型超市。

1985年,霓裳服装、萧家超市开始进一步扩张,加盟店在海市、羊城、特区等一线城市遍地开花,又赶上百万大裁军,为了保障货物运输,乔清露成立了物流公司和安保公司,吸纳了几千名退伍军人,被评为燕京市、特区、羊城的拥军企业。

同年,乔清露在燕京、海市、羊城、特区买商铺,囤积不动产,又在这些一线城市买地建楼作为员工福利,不仅成功留住了优秀的老员工,也吸引来一大批新员工。

1988年,萧秦赟博士毕业了,这些年他潜心研究电脑,终于在电脑主板和硬盘方面有所成就,在特区成立了飞云电脑公司,进军电脑行业。

……

一转眼,进入了千禧年,霓裳服装、萧家超市上市了,三胞胎25岁了。

馒头从国防科大博士毕业后,进入了秘密航空科研基地;豆包从军校毕业后,加入了南京军区,现在厦门服役,已经是一名海军上尉;汤圆从中央美院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了霓裳,现在已经能独立设计一个系列的服装了。

这一年,乔清露把南锣鼓巷的那批文物全都捐给了国家博物馆,只留下了几件家具和珠宝首饰,得到了一份捐赠证书。

这一年,乔清露49岁,萧秦赟52岁,她打算退休了,几个孩子各自忙自己的事业,都没有接班的意愿,于是,她挖来几个cEo坐镇后,直接放手。

之后的每一年,她跟萧秦赟都花几个月的时间,带着年迈的萧父、乔父、乔母一起出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直到父母都过世了,他们的年纪也大了,走不动了,有一天,乔清露坐在四合院的摇椅上,闻着桂花的清香睡着了,再也没有醒过来。

送走了乔清露,萧秦赟越来越沉默,一个月后,他也安详地睡了过去,梦里,她笑颜如花,他奔跑着追了上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