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晚上一个人躺在炕上,突然觉得旁边有点空荡荡的,结婚才一个月,似乎早已习惯了旁边那家伙的说笑打诨。

白天忙忙碌碌还不觉得,晚上骤然安静下来时,还觉得挺不习惯的。

第二天中午。

周大妮也跟着苏静书也进入了学习状态。

苏静书主学算术,而周大妮要求不高,她的学习几乎都是在认字和写字上,几天下来周大妮陆陆续续学了几十个字。

写的字更是跟蚯蚓爬似的,弯弯扭扭的,周二妮与周三妮听说大妮在这里学字,也吵吵嚷嚷地跟着过来学习。

周老三家的觉得丫头骗子上学没什么用,因此只让大儿子周长山在小梁村上学,两个女儿全都在家挣工分。

周二妮是个耐不住性子的,对学习也没什么兴趣,跟着学了两天,将将认识了自己的名字感觉太难就不想学了。

她没有周大妮憨厚守规矩,也没周三妮怯弱,在见到屋内桌上有吃的,老想着往里屋跑,被周大妮阻拦了两次还不听话。

后来,周老太听说后,扯着二妮的耳朵就拽了回去,然后免不了一顿暴打后,就再没来了。

让苏静书诧异的是,那个七岁不爱说话的周三妮,倒是学习能力倒是很强。

许多字她只教了两遍,她就学会了并且还会很认真的在纸上写几遍,嘴里念念有词地记录着,甚至比周大妮还要快一些。

就是胆子有点小,说话做事小心翼翼的。

“嫂,嫂子,我想好好学习读书写字,以后用了你的纸和笔,我每天给你扯猪草、砍柴,喂小鸡、烧火都可以!”

她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的承诺,然后有小心翼翼地瞅着苏静书,生怕她不答应。

没想到周三妮也这么懂事,比周二妮强上许多。

农村里大多数孩子早慧,养得也粗糙,几乎五六岁大小,就跟着家里的哥哥姐姐打猪草。

七岁的孩子一天已经能挣上一工分,不会再吃白饭了。

甚至还会带弟弟妹妹,烧火做家务,周三妮今年恰好七岁。

“那倒不用~!”苏静书看着瘦瘦小小的女孩,头发枯黄,面容呆愣,满脸都是对学习的渴望。

“只要你能坚持学习就行了!”

周老三家的倒是不管二女儿的态度,她恨不得周三妮跟周大妮一样。

待在周大娃家最好再混上一顿饭,好让他们多省一口口粮,顺便再给她偷颗糖回去才好。

可惜周大妮、周三妮每天中午都是吃完饭踩着点,甚至三妮子还会提着一篮子猪草过来,更不会轻易踏进那间卧房。

这时,村里的大喇叭突兀地响了。

“各位乡亲们听好了,请每家户主速来祠堂开会。”

“各位乡亲听好了,每家派遣一个当家做主的人,速来祠堂开会,晚到后果自负!”

“各位知青请注意,请派两个代表来祠堂开会,抓紧时间!”

村支书在大喇叭里大喊三遍乱七八糟,无头无尾的话后就静默了。

这大中午的,大家刚下完地回家吃口热乎饭,还没喘口气呢,大队部就叫上了。

苏静书与周大妮面面相觑。

这怕又有什么大事件。

“走,去老宅看看,我要不要去开会!”现在她与周长柏分出来单过,男人不在家,她不知道要不要去听一嘴。

三人匆匆走到老宅,家里也才刚吃完饭,今天轮到周老四家的洗碗,剩余的人全都聚在院子里,似乎也在商讨着这一件事。

周老二道:“爸,要不咱俩去看看,应该没什么大事吧。”

周老头此时穿了件外卦子,抖了抖手中的烟斗也正准备出门,“什么大事,周国良、梁国栋两个大清早的去镇公社开了会,怕是有什么文件要传达!”

在看到苏静书时就道:“行了,孙媳妇就不用去了,老二和我一起去听听看!”

虽然开会叫了每家当家做主的去,但大家太过好奇了,后面跟了一长串看热闹的,和打探消息的。

不到半个小时。

大梁村等周围通向镇公社的村子,要修一条主路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梁村。

周大妮听到消息后回来传八卦,“听说大堂哥他们去县城学开拖拉机,县里要给每个村配最少一辆拖拉机,镇公社怕这条路太窄不好开,今天开会,从大梁村开始,连在一起的七个村落全部出动修宽主路。”

这是好事啊!

苏静书听到这个消息也点头赞同,每次去镇上,都颠得七荤八素的,起码她不喜欢坐牛车出行,还有原主都不知道是身体弱挂了,还是半路颠死的。

“有没有说怎么修?”

好像修路很复杂的样子,周长柏不在家,难道要她去扛着锄头挑土么?

现在农忙完了,想想数百人一起劳动的场景,她不由得有点心虚。

现在想来,要是那家伙在家就好了,不知道为什么,周长柏才走了三天,她似乎一天比一天的思念这个人。

每当干一件事的时候,不由得就会想起要是他在,会怎么说,怎么干!

‘呸,他定然会说,媳妇儿累不累,你歇着就好了,我来干就行!’

心里思索着,就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此时她的脸上已浮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嗨,不知道,我再去听听!”

周大妮说完,又一溜烟的又跑了。

苏静书坐在家里的屋檐下,还别说,在这里摆了个小桌子,做起事来比在屋子里亮堂多了。

此时,她手里拿着毛线和竹签子正在比划,想要看看怎么起个头才好,周三妮两耳不闻窗外事,依旧在一旁工工整整的写着字。

看她漂亮的大嫂比划了半天,终于忍不住的道:“大嫂,你要打毛衣起针吗,我妈会,要不我去喊她来?”

“千万不用~!”

把周老三家的婶子喊来,还不得啰嗦半天,昨天她去大花婶子家施针,就已经请教过好几遍怎么起针了。

别的不会,平针已经学会了。

这不是第一次干这活,还没掌握要领,不知如何下手嘛。

想了一会,她便果断地起针,从手指绕过去,两根签子互相挑动,不一会儿,就把一根签子上起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