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恢并未因为大家惊讶而停下来,接着说道:“我们改革商税,是提高辽东国税收,减轻百姓负担。

如果我们官吏去经商,那就是拿着手中的权力行私,这对其他人公平吗?显然不是。

可能大家要问,如此一来,谁还愿意当官?”

“我以为,当官的人首先得有远大抱负和理想,而不是贪图荣华富贵,如果是这样的官员,我肯定的说,辽东的律法容不下他们。

未来会有更多的人读书,读书不代表就要进入官府,读了书可以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当然,我们也要提高官吏的俸禄,只要努力工作,生活是有保障的。”

刘恢深知一条,一个社会到处都是利益,没有国家靠道德约束就能管理好国家的,农业社会不行,未来的工业社会更加不行。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法则。

在梦中,刘恢知道,未来有个乞丐皇帝,杀贪官少吗?甚至动不动剥皮冲草,最后依然贪官横行。

自古以来,吏治都是一个社会最大的问题。

想要解决,首先就是社会制度的巨大调整。

刘恢接着说道:“我们已经初步拟定各级官吏俸禄十级。”

……

刘恢作了一个提纲性的发言。

台下的人异常激动,因为他们知道,一个新的篇章开始了。

看着下面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刘恢信心也更加充足了,年轻代表朝气,代表更能接受新鲜事物,因为他们思想还未固化。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口中礼义廉耻,但是不少人奉行“千里当官就是为权和财。”

“最后,我宣布一件事情,那就是辽东各县接下来都要修建两座石碑,一座是功德碑,一座是耻辱石。

功德碑是用于纪念为该地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耻辱石记载那些罪恶淘天的人。

襄平除了这以外,还会修建一座英雄园林,用于安葬为接下来伟大事业牺牲的英雄们。”

听到这里,台下很多人眼睛火热,谁不愿意青史留名?刻上去就代表永远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的话说完了。”

台下所有人站了起来,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刘恢缓缓走下来。

崔琰走到台上,“接下来,公布土地新政。”

听到这儿,所有人好像停止了呼吸。

以刘恢的了解,现在大汉的土地还有非常多未开发。

汉朝的一大亩相当于现在0.7亩,一小亩相当于现在0.3亩。

现阶段如果开发新的土地足够养活天下百姓,但是,长此以往呢?新政是必须推行的。

据史料记载,东汉进行了大量开垦荒田,西汉时期耕田面积为827万顷,什么概念呢?汉代一顷是50亩,那就是万亩,相当于现在2.9亿亩土地。

综合各方面来看,这个数据相对来说是准确的。

而东汉的数据是多少?史料记载,就汉和帝一朝就开垦了732万顷,东汉后期,耕田达到了2257万顷,相当于西汉最高峰的2.8倍。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2257顷*50亩\\u003d11.285亿亩,21世纪国家耕田红线是18亿亩。

我们再来看,西汉时期农业主要以今天的华北平原为主,关中平原、成都平原、苏北平原、红河三角洲等小平原、谷底为主,其中华北平原就有31万平方km,因此西汉数据是合理的。

东汉数据则有不少水分,东汉对于东北控制不如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置的汉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在东西汉交接时期落入高句丽。

人口方面,西汉时期最高6300万人,东汉时期最高6500万人,人口相差不大,耕地面积不应该悬殊如此之大。

刘恢自己初步计算过,以现有生产力,只要拿下高句丽、扶余、三韩等,改革农具和培育种子,足够养民两千万。

“土地新政:

一、辽东全境重新丈量土地。

二、取消屯、里,重新划分乡、村。

三、各地豪族和地主,凡是以任何手段兼并百姓土地的必须还田于民。

四、取消所有赋税,纸保留田税,田税按照十取二。

五、原则上分发土地时,人均耕地上线为30亩(现代21亩,此时亩产100斤左右,如果不改善农具,很难忙活过来),剩余土地为集体土地,集体土地由村里共同耕种,一半上交,一半村民分配。

六、耕地划分等级,一级田地十抽二,二级田地按照一级田地税收抽取的八成(16%),剩余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划为自留地,这是免税的,百姓可以用于种菜。

七、凡是家里一人入伍,可以减免两人赋税,以此类推,减免时间到退役时间,如果牺牲,可免除家里同等人数二十年赋税。

八、各地豪族、地主,手里有命案的,交由公共安全司和法院依法处理,主动还田于民的,从轻发落,反抗的,一律抓捕,罪加一等。

九、乡、村成立土地委员会,负责土地管理,村一级由百姓选举产生,乡由县任命。

十、成亲三年内需要分家。

(这一条看上去没用,实际上作用巨大,很多家族通过数代繁衍,如果不分家,会成为当地一霸,危害不弱于地方豪族,人都是追求利益的,分家以后,家族很难一条心)

十一、为了维护地方治安,各村成立民兵组织。

……”。

崔琰一系列政策的宣布,很多人脑袋不断作响。

崔琰微笑着说道:“各位不要着急记,接下来会把内容发给大家。”

说完,工作人员拿出厚厚一摞纸开始发放。

看着有点泛黄的纸,郑玄和蔡邕互相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别人或许不知,他们二人可是心知肚明。

拿到纸张以后,看着整齐的字,荀彧很是诧异,调头看了看国渊手里的纸上的内容,又看了看另一边糜竺手里的纸张上的内容。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