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乔玉帮着招呼村邻,也护着余大红跟毛毛,还得不错眼地盯着别叫人顺手牵羊了。

村里生活就是这样,亲近的时候真亲近,但是一点儿都不妨碍别人顺东西。

毛毛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是七零人眼里的好东西。

叫人不得不羡慕。

“大红,你家毛毛喝的奶粉啊?不便宜吧?”

“岂止是便不便宜的事儿,得要专门的奶票才能买!”

“啥奶票啊,奶票是买牛奶的,这是奶粉!”

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屋子里沸反盈天。

屠慧东在后面厨房里笑得合不拢嘴,叫余小红拿了橘子过来给大家吃。

村里不少人家里都有橘子树,这就是主人家的意思。

这年头可不兴什么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得热热闹闹的才好。

甭管是红白喜事,结婚生娃做寿,都得要热热闹闹的。

热闹,才说明这家人人缘好,有人气,旺相!

所以余家人不仅不烦家里一直来人,反而还十分高兴。

屠慧东把家里藏着的为数不多的零嘴都拿出来待客。

大多是些自己家炒的瓜子花生蚕豆豌豆。

也没有什么香料,就是去河里捞的干净河砂,加上粗盐、花椒、八角炒的。

就吃个盐味儿,但人人手里抓着一把,一边磕一边唠嗑,就显得家里热闹。

陈乔玉瞧着也喜庆。

她跟青杨小时候,家里也常常有这样的时刻。

余兰香是个很注重仪式的母亲,虽然家里穷,但孩子生日的时候,她还是会力所能及地置办些东西来。

招呼不了大人来给孩子庆生,就招呼村里的孩子。

也是因着这些童年的美好记忆,后来的日子再苦再难,陈乔玉跟陈青杨都没有失去过希望。

他们亲眼见过一个母亲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让她的孩子幸福快乐,自己便也成了这样的人。

一直到晚上,余来富他们才赶回来,附近半天能去的村子乡镇都去过了。

余来富回来之后咕咚咕咚灌了一大瓢井水,擦了把嘴说道:“高家不给毛毛办满月酒,咱们家一定要操办的热热闹闹的!”

“那还用你说?今儿鸡也炖上了,肉丝肉片都切好炒好了,猪油都炸好了,就等着明天办酒了。”

晚上余建设也回来了,陈乔玉和陈青杨也留下来帮忙。

家里就三间房,天气冷了也不能睡堂屋。

地方不够,余来富和余建国、余建设挤一个屋,高立农和陈青杨算半个客人,俩人住了小屋。

屠慧东和余大红带着孩子睡,陈乔玉和余小红一起,去同村小姐妹家里住。

第二天一早,陈青杨就被叫起来去供销社买豆腐、豆干,叫余建设去相熟的村民那里打点儿自家酿的散酒,其余人也各自忙活起来。

屠慧东用昨天剩下的鸡汤下了一大锅面条,大家吃得饱饱的,身上也都暖和。

这年头走亲戚兴早不兴晚,刚吃过早饭就来人了,一上午陆陆续续一直来人。

余小红守着灶台就没离开过,来一个客人她就得溜一个鸡蛋下去,里面再加上半勺红糖,就是待客的礼。

来的人也有相熟的亲戚,陈乔玉的二舅一家就来了。

二舅妈冯柯敏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去厨房帮忙,这会儿他们算自家人。

二舅家的余小雨也跟着进来了,见到陈乔玉,很关心地问起陈乔玉的近况。

陈乔玉笑道:“都挺好的,乔丽已经找到了,青楠那边托人去问了,等着回信儿。”

余小雨跟冯柯敏这才放心下来。

冯柯敏特别不好意思:“前阵子小雨小军他们姥爷病了,我们赶着回去赶着来的,也没顾上去姚家村看看。”

陈乔玉表示理解,屠慧东说过了,去省城找青楠的时候,二舅二舅妈还托他们送了几块钱来。

一家子,能出人的出人,能出钱的出钱,都是这么过来的。

“小雨姥爷还好吧?”屠慧东问道。

冯柯敏叹口气:“老毛病了,一到换季就咳,这回咳得严重些,还咳了血,吓得我们赶紧往医院送,幸亏不是肺结核,是支气管炎。”

大家也都松了口气。

陈乔玉深有感触,如果细数现代跟七零的区别,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现代人很少随地吐痰。

但在七零,到处都是随地吐痰的人。

吐完之后能用脚剌一下就算是讲究人了。

所以时不常的就听说有肺结核的。

这病症还传染,麻烦得紧。

冯柯敏他们也是怕这个,所以才赶紧把小雨姥爷送去医院。

幸亏只是支气管炎,年轻时候受了凉吹了风,一直落下的病根。

只是这么一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里,又更显风霜之意。

冯柯敏脸上露出愁容来:“这次去医院花了不少钱,借都借了三四十,我大哥出二十五,我跟我姐一人出八块。”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亲戚碰面,说的就是这些琐碎事儿。

说来说去,所有人脸上写的都是同样一副表情——穷。

真的是穷。

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穷。

好在穷并不能抹去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

十一点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来了。

大家别管是一包红糖,半篮子鸡蛋,还是一卷毛线,亦或是几张毛票子,都尽自己的心意表达了对新生命的祝福。

厨房里,陈乔玉他们的饭菜也准备好了。

这会儿说是摆酒,但条件有限,并不能端出一桌席面来,是直接上的盆菜。

一张桌上三大盆,一盆是鸡汤,也就是吃个鸡汤味儿,里面都是山药香菇小蘑菇。

另一盆是白菜烧豆腐,里面加了猪油渣,也算是个体面菜。

最后一盆就是青椒木耳豆角茄子炒肉片,也是肉少菜多。

大家条件都差不多,领着一样的工分,分的粮食也就那么多,所以也没人说道什么,甚至还觉得这菜已经相当丰盛了。

好歹这汤里确实看得到鸡肉鸡皮鸡骨头,菜里也确实有油水,肉片不多,但一人一两片是有的。

大喜的日子,没人招人嫌,都说着喜庆的话。

余大红抱着穿戴一新的孩子,脸上也带着幸福的笑意。

陈乔玉从周姐那儿接手的小衣服几乎都是崭新的。

这也印证了周姐的说法,但凡有点儿发黄起毛或者变形的,早都扔了。

留下来的都是好的,还能穿的。

放在补丁摞补丁的七零,这就是顶顶好的衣裳。

听着宾客们的恭喜祝福,屠慧东跟余来富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