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127章 学人精什么时候都讨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学人精什么时候都讨厌

各个公社都有自己的供销社,吃饭要去指定的国营饭店。

这太正常不过了啊。

要是想去哪儿买就去哪儿买,那不乱套了吗?

面对大家的疑惑,陈乔玉也只能把后半截话都咽下去。

大家愁得很:“镇上本来就不大,有钱买烧饼的就是工厂那些人,现在工厂自己做不说,还多了两家卖烧饼的。”

“咱们怎么办啊?总不能改卖馒头吧?”

他们今天被工厂退了一篮子烧饼回来,足有三十几张。

下午就没新做烧饼了,怕做多了放久了不好吃。

可即便是这样,因着那两家一直在他们旁边卖,搞得他们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

英子气鼓鼓地说:“他们不要脸!人家认识我们,往我们这儿走呢,硬生生被他们拉走了。”

“他们还说今天刚开张,便宜一点,害得我们一下午都没卖出几张饼。”

眼看着摇钱树的生意被人抢走了,大家这心里是真难受。

但人家也没违法。

你能卖,人家当然也能卖。

他们顶多就是鄙夷一下对方非要贴着他们摆摊的举动。

但说实话,无能为力。

一群生活在七零年代的年轻人,并不确定未来的走向如何。

他们只觉得好不容易找到的生意,迎来了可怕的冲击。

但好在陈乔玉在。

陈乔玉就算不看书,也十分清楚未来肯定是自由做生意的时代。

所以她很有信心。

“别着急,大家都卖不是更好吗?”

“咋就更好了?”张永华又委屈又别扭。

陈乔玉笑道:“你想想,咱们是不是挣了钱之后就更舍得花钱了?”

“嗯……没错。”

英子买了个收音机,柴爱花买了一对儿镯子,姚大勇跟张永华也都花了不少钱。

尤其是姚大勇,知道青杨找大牛二牛家借自行车之后,一门心思鼓捣着想买自行车呢。

现在钱差不多够了,飞鸽一百二三十,凤凰一百五,到时候买个凤凰牌的。

乔玉青杨就不用找别人家借自行车了。

姚大勇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就是可惜还没弄到自行车券。

自行车是计划物资,自行车券抢手得很。

但总的来说,他们的确是挣了钱之后也越敢花钱了。

连张永华都舍得买润喉去燥的梨糖吃了,足可见大家都是有花钱的欲望的。

陈乔玉说:“所以你们看,买卖做起来了,以后买东西卖东西的人都会越来越多,会越来越习惯花钱的。”

“买的人多了,生意只有越来越好做的。”

哪怕是互相照应帮衬,也十分不错。

夜市上不就是那样?

卖手抓饼的去买冰粉吃,卖冰粉的又去打包烧烤。

陈乔玉凭着自己简单翻阅过的一点点书籍,鼓舞大家:“这是越来越好的象征!”

大家:“……行吧。”

虽然不知道乔玉从哪儿来的信心,但听起来确实挺鼓舞人心的。

至于眼下生意不好,陈乔玉说:“咱们也别跟刚开业就咱们一家的时候比,就按着原来的三分之一算,咱们是不是一个月也能挣二十?”

还是比在村里挣工分强啊。

张永华点点头:“这倒是,要是不忙了,我还能回家里帮忙,多挣一份工分呢!”

现在陈乔玉下地干活,姚大勇在队里养鸭子,都是卖烧饼之外还挣着工分的。

张永华早就想说他跟柴爱花也应该有一个回家挣工分的。

不然凭啥大家平分钱啊?

当然了,这话他不敢说出来。

之前私下跟柴爱花说的时候就被柴爱花骂过。

陈乔玉的一通信心演讲让大家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儿——不跟鼎盛时期比,但总比在村里强吧。

那这生意就还能继续做下去!

但送走了大家,陈乔玉并没有凭着“未来的时代就是那样”的底气,躺着等天上掉馅饼儿。

她想了想,把今天粮油副食店老板白给的五香粉拿了出来。

这五香粉是真的香。

或许,她能试着加在烧饼里?

但眼下,她要先去姚太婆家里看看。

这阵子太忙了,几头跑,她都没怎么去看姚太婆。

以前她跟青杨吃不饱饭的时候,是靠着给姚太婆干活才活下来的。

虽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干活的买卖,但陈乔玉知道,大把人愿意给姚太婆干活。

姚太婆单选她跟青杨,本身就是照顾他们姐弟俩。

现在她虽然不用再靠着给姚太婆干活填饱肚子了,但还是愿意时不时去看看姚太婆。

毕竟一个独自生活的老太太,还是帮过他们的,于情于理都该去看看的。

于是陈乔玉带上五香粉跟蔬菜粮食去姚太婆家了。

村里最阔气的房子,除了大队部,就是姚太婆家的青砖大瓦房了。

跟村里的一溜土砖墙和零星的红砖墙,那完全不一样。

大门上还有两个狮子叩手呢。

陈乔玉提起来敲了两下,然后等一会儿,再敲两下。

果然,敲到第三回的时候,门板后面传来姚太婆冷冰冰的声音:“吵什么,这不是来了吗。”

姚太婆从里面卸下门闩,就看了陈乔玉一眼,自个儿就转身回去了。

陈乔玉自己推门进来,又轻车熟路地关门。

姚太婆回身慢悠悠地坐回了天井旁边的摇椅上,不冷不热地问陈乔玉:“有事啊?”

陈乔玉笑道:“弄了点儿新鲜叶子菜,送来给您尝尝。”

“……嗯?”

姚太婆睁开了眼,看到陈乔玉掀开篮子上的盖布,露出里面青翠欲滴的小青菜。

姚太婆看了陈乔玉一眼:“你倒是还有点儿本事。”

这会儿天寒地冻的,地里霜打的茄子都没了,陈乔玉还能弄来这么新鲜的绿叶菜。

陈乔玉提前给姚太婆打预防针:“这菜不应季,味儿差着一点儿。”

姚太婆倒是不甚在意,慢慢悠悠地摇着摇椅:“但凡不是按着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应分应时的东西,自然是差一些的。”

见姚太婆接受,陈乔玉便也不再啰嗦,拿着东西钻进了姚太婆家的厨房。

姚太婆家的厨房是陈乔玉见过的最大的厨房。

其实农村的厨房原本就大,最起码比周晓玲的出租屋,还有开荒保洁的那些屋子的厨房大。

但姚太婆家的厨房格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