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乔玉站定脚步,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是,我是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

走廊上好些人都盯着她看。

这么时髦漂亮的姑娘,看着着实不像中学生父母辈的人啊。

陈乔玉也没好意思多说,自己找了个边上站着。

好在没多久,就有个抱着一叠试卷的老师匆匆过来,拿钥匙打开了教室门。

“初三二班的家长进来吧,桌子右上角贴了学生的姓名,你们自己找找。”

一群家长连忙涌进去。

陈乔玉没费什么劲儿。

出门前青杨已经把他的座位告诉她了——四组第五排。

教室一共八排,算是中间靠后的位置,但因为青杨个子高,陈乔玉觉得还不错。

再往前的话,以青杨的个头,就要挡住很多人了。

陈乔玉坐下来,没忍住翻了翻青杨的书。

其他家长也是,难得遇到开家长会能到孩子上学的地方看看的时候,不看看孩子平时在学校的样子,那简直不可能。

然而,陈乔玉才刚翻开最上面的一本书,里面就落出个纸条来——

“姐,你肯定翻我书了吧?别翻了,除了上课学习,什么都没有。抽屉里倒是有一个小糖盒,里面有薄荷糖,一会儿我们班主任讲话要是困的话,你可千万别睡觉,含一粒薄荷糖,清醒清醒。”

陈乔玉伸手往课桌兜里一摸,果然摸出一个小铁盒来。

是大白兔的铁盒子,但打开之后,里面装的是薄荷糖。

上学是很辛苦的,早上天不亮就出门上早自习,晚上天黑了才能下晚自习回家。

要不是青杨坚持每天骑车能锻炼身体,陈乔玉都不忍心叫他天天这么跑。

直接在镇上租个房子给他住了。

学校里挺多人这么做的。

但青杨不愿意留她一个人在家,这事儿姐弟俩没达成一致,最后还是陈乔玉选择让步,让青杨继续每天骑车来回。

除了糖之外,陈乔玉还摸到了一瓶汽水,一包饼干。

也不知道是青杨特地给她准备的,还是留着平时自己吃的。

这个年纪的男孩儿吃起东西来简直太可怕了。

虽然不至于跟大舅一样一顿七八个馒头起步,但吃的也不少。

刚吃完就喊饿,刚吃完就喊饿。

陈乔玉摸着课桌里的东西,想起青杨在学习肚子饿了,偷偷摸摸吃饼干的样子,就觉得好笑。

又有点儿心疼。

只是学习哪有不苦的啊,陈乔玉再心疼,也得忍着。

陈乔玉把东西放回去,只从自己的棉布手提袋里摸出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

准备记笔记。

坐在她隔壁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穿着一件红毛衣,但不合身,紧邦邦地箍在身上。

陈乔玉低头的时候看见了她的鞋子。

鞋子倒是合脚的,只是看起来很旧了。

布鞋的前端都磨白了,只剩下薄薄一层,简直像是下一秒就要从里面钻出个脚指头来一样。

陈乔玉是无意扫过的一眼,中年女人却慌忙把脚缩了缩。

陈乔玉收回视线,看到中年女人脸上局促的神色。

她轻轻笑了笑,没说什么,释放善意。

中年妇人愣了愣,也回了个微笑,只是都没说话。

但其他家长有好些都在互相攀谈:“你儿子也在这个班?”

“是啊是啊,你家是老二还是老三在上初中?”

“啧啧,看我家这抽屉,乱得哟,这是啥?怎么还有半个馒头?”

“为啥一样上课,你家孩子的书看着这么整洁,我家这个就跟被炮轰过一样?”

陈乔玉环视教室里的其他家长。

看得出来,大部分人还是很看重今天的家长会的,都努力打扮得精神了一些。

毕竟不能给自家孩子丢脸。

而且吧,这个年代的人,对老师还是十分尊敬的。

但凡是在厂里上班的,都穿了工作服,把胸脯挺得板板正正的。

陈乔玉看了看,心里有些触动。

要是两年前,她看到穿厂里工作服的人,心里肯定特别羡慕。

但现在好像不会了。

没一会儿,教室门口就进来一个有些秃顶的小老头,脸色很严肃。

开门的年轻老师抱着卷子坐到后排没人的桌子上。

陈乔玉也跟着正襟危坐起来。

小老头听见教室里闹哄哄的,不悦地扫了一圈。

老师就是老师,这一扫,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半晌,小老头才板着脸说:“大家好,我叫陈宝山,是初三二班的班主任,教数学的。”

“今天是初三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家长会。”

“相信大家都拿到了月考的成绩单,这次出题的难度,完全是按照中考的难度来的,但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按照现在这个成绩,我们班只有不到二十个人能升上高中。”

班主任的话一出口,教室里的气氛顿时就变了。

一边是又闹哄哄起来。

陈乔玉听到有人高声嚷着:“啥成绩单?咋没听我家的说呢?”

旁边立时有人轰笑起来:“怕是你家孩子考的不太好,不敢跟你说吧!”

“我家那个也一样!支支吾吾什么都问不出来!”

一堆家长开始抱怨起来。

陈乔玉早就看过青杨的成绩单了。

说实话,她没多少文化,青杨现在初三的课本,她也看不懂。

因为青杨初中是在镇上上的,多少算是个镇重点中学吧。

而陈乔玉的初中是在大芦沟村上的,遇上余兰香生病过世,断断续续的总请假,也没上多久。

所以她几乎没办法给青杨在学习上面任何指导。

但也因此,她从来不对青杨的学习指手画脚。

她不知道别的家长心里是如何想的,或许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念想吧,所以会格外在意。

但陈乔玉跟青杨年纪相差不大,她没办法像村里其他孩子的家长那样,说出“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你得好好学习”的话。

她想,她与其说这样的话督促青杨,还不如自己好好上夜校呢。

正好她的函授大专也已经报名了,就等上课了。

陈乔玉从来不对青杨的成绩过多关注,但也不会忽视,但凡青杨开口说要的,她绝对想办法办到。

所以青杨面对乔玉的时候,也没什么压力。

大部分时候青杨的成绩都是班上十名,年纪五十名上下。

到初二下学期之后,青杨的成绩开始渐渐赶了上来。

这一次就考得不错。

想到青杨毫无保留地把成绩单递给自己的样子,陈乔玉在一众对着自家孩子行径愁眉苦脸嘀嘀咕咕的家长当中,竟然还莫名生出了几分骄傲来。

颇有种“我家孩子争气吧”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