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七零捡漏老宅后,小可怜一夜暴富 > 第794章 农村的大锅大灶就是好做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94章 农村的大锅大灶就是好做饭

天冷了,也不用换衣服。

乔玉直接裹了一件黑棉衣,穿到现代废弃的老宅后就去草丛里把电三轮给找了出来。

试了试,幸好还有电,就赶紧往山下骑。

时间有点紧,她不准备去步行街那边了,就直接去了小仓库。

多亏小仓库里东西多,乔玉取东西并不麻烦。

首先就是老朋友——烤鸭。

大约是因为乔玉第一次跟周晓玲在步行街吃的就是烤鸭,所以一直对烤鸭念念不忘。

每次看到都忍不住买,这些年,烤鸭已经从21块钱一只,涨到了25块钱一只。

但是乔玉的钱已经能够买几万只烤鸭了。

所以,哪怕每次看到都买,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

只是每次买了,却不是每次都会带回去,好多时候就是存在仓库的冰柜里了。

这回乔玉拿出来一数,刚好五只。

乔玉松了口气,把烤鸭塞进箩筐里:“这要是不够五只,还得去现买。”

还有猪肉。

不管乔玉挣多少钱,她还是没法放弃超市晚上的打折肉。

而且现在有钱了,更是可以包圆了。

人家超市的理货员都认识乔玉了,每次快收工,一看到乔玉就喜笑颜开,主动给她打包。

就这么的,乔玉陆陆续续攒了不少肉。

猪肉猪油最多,其余鸡肉牛肉也都有。

乔玉挑出来几块肥的——老家人不喜欢吃瘦肉,喜欢吃肥肉,老家现在都还是肥肉价格比瘦肉贵呢。

想着今天这饭菜准备得有些仓促,怕后面不够吃,乔玉估摸着一个桌上放个锅子正好。

于是又从冰箱里找了不少下火锅的东西,肥牛片,羊肚丝……

这些都冻实了,拿回去也好说,大冬天的大家买肉都是这么冻着的,乔玉准备说是找关系好的朋友借的就行。

至于谁家冻没冻肉,冻了多少肉,那谁知道?

另外还拿了点儿冻的卤货,猪耳朵、猪口条、鸭肝什么的,这些都是一解冻,拌一拌就能吃的。

仓库里没存蔬菜,乔玉也不怵,往前走几步,就有一个开在老城区的生鲜店。

乔玉进去买了几块豆腐,人家给她用塑料袋装,但乔玉悄悄地倒进了她带来的搪瓷汤碗里。

又买了一些青杨大棚里有的绿叶菜,没敢买多,一桌也就一两斤的样子。

拿上东西,乔玉没敢耽误,都没给电三轮充电,就赶紧回到了山上。

幸好老宅到老宅只要一秒钟。

一阵早已熟悉的眩晕过后,乔玉已经到了八十年代的老宅里了。

背上的箩筐里全都是取来的食材。

刚稳住,就听见莲莲在门口喊:“厂长!你在家吗?厂长?”

乔玉赶紧出声:“在呢在呢!在收拾东西!”

莲莲也是一路小跑着回来的,这会儿都出汗了,有点着急:“我喊好半天了,还以为里头没人。”

说着,见乔玉背上背着一个大箩筐,连忙帮忙卸下来:“哎哟,真沉。”

“那可不。”乔玉笑着把家里没人的事儿糊弄过去,“我刚去了趟大芦沟,从大芦沟背回来的。”

莲莲倒是也没生疑,去大芦沟确实可以从乔玉家后门过去,她只当那会儿乔玉刚从大芦沟赶回来。

不然,看乔玉这被风吹皴的脸,肯定是出去了嘛。

莲莲帮着乔玉一块儿把东西送到庆子家和三眼儿家,庆子跟三眼儿几个小家伙特别机灵,该分到谁家帮忙做菜的食材,门儿清。

小孩子不怕累,跑着就去送了。

乔玉也没忘了给他们抓上一把糖豆。

村子里一共有六家给乔玉帮忙做饭的,所以今天这五桌菜,倒是也不算什么难事儿。

何况还有其他村邻听说了,都来帮忙的。

原本还以为要很久呢,结果一分工,农村的大锅大灶好得很。

一大锅回锅肉,出锅了就能分五大碗。

炒鸡蛋也是,本来庆子妈说一个桌上放两个鸡蛋的炒蛋,结果被乔玉加到五个。

“两个太少了,人一多,筷子都不知道往哪儿夹,五个吧。”

厂长都发话了,庆子妈也就不啰嗦了,一口气打了三十个鸡蛋下去炒,油也按照乔玉的要求放得不少。

莲莲帮忙算着菜:“回锅肉一个,洋葱炒鸡蛋一个,木耳炒肉片一个,烤鸭一个,红烧鱼一个……十一个菜,厂长,你看是减一个还是加一个?”

请人吃饭要请双数,要么十个菜,要么十二个菜。

乔玉看了下,决定不加菜了:“我去仓库拿几个罐头来,咱也学城里的饭馆,还给弄个果盘。”

庆子妈他们听了,好奇问道:“哪家饭馆,还给果盘?”

“额……”乔玉一下子说漏嘴了,但好在这种情况她早就习惯了,小场面。

乔玉面不改色地道:“之前去省城的时候吃的饭馆就给送给果盘。”

“还是城里人会吃啊。”大家纷纷笑道,又问起乔玉,“你二姑带你去的吧?陈善是城里人,会享福。”

乔玉只笑而不语,转身回去拿罐头了。

听说后世最出名的是黄桃罐头,但是枫桥镇这个地方黄桃见得少,大家吃的更多的是橘子罐头。

乔玉就拿了五瓶大罐头出来,叫人帮忙给倒进汤碗里。

就这么的,原本还说要两点钟才能吃上饭的,结果一点刚过,\\u003d这饭就熟了。

大队长姚金宝还专门找人去山上把那些人喊下来,成了饭等人了。

大家伙儿凑齐了,就在乔玉的饭堂里摆桌子。

乔玉当时装修厂房的时候就想好了,饭堂跟会堂二合一,所以用的都不是固定桌椅。

桌子是那种大圆桌板,底下用两条长条板凳一拼,就能扛起来。

然后四面放四条板凳,坐八个人轻而易举,真要是位置少了,一条板凳上坐三个人也没问题。

平时开会的时候就把桌板给立起来,放到墙边,大家都坐条凳开会。

这条件比国营厂子是差了些,但是将就将就,总是能用的。

说话间,村里人自发来帮忙,摆桌的摆桌,端菜的端菜,陪客的陪客……

都不用乔玉开口,大家就齐心协力把今天来的客人招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