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突然,屏幕光亮暗淡下去,好像画面里的将士穿过一片山谷丛林,紧接着所有人看到舞台上突然出现了上百人。

他们穿着屏幕里的战甲,手拿利刃,好像前面就是敌人,马上要开始厮杀。

观众吓了一跳,以为屏幕中的将士从丛林中走出将要发起突袭。

只见所有将士前冲几步,然后排成一个方阵站立不动,显得庄严肃杀,好像在等待着命令。

突然,音乐声起,伴随着苍凉悲戚的号角声,还有所有人张口发出的“啊……啊……”呐喊合声。

所有人都被这股气势震慑,紧接着方阵从中间往两边分开,中间走出一个身穿金盔金甲,后披红色披风的“将军”。

只见他身高体健,面容刚毅,眼神坚毅,威风凛凛。

台下所有人都心头狂震,“这是……岳飞?旁边的是岳家军?”

众将士拿着利刃做出各种杀敌动作,身手矫健,动作整齐划一,尽显岳家军威势。

紧接着“岳飞”举起话筒,歌声响起: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华夏要让四方,来贺!”

随着主题曲的歌声,所有人震惊中都想起来岳飞英雄的一生,身为当时国家的顶梁柱,最后却落得那样凄惨的下场。

众人都感到心里很堵,悲愤之余更加很佩服岳飞,为岳飞短暂和传奇的一生感到骄傲,惋惜。

主题曲唱完,观众还久久不能从这首歌和这段历史中走出来,主持人上台刚想说点什么,但是底下马上传来大喊声:“再唱一遍,再唱一遍。”

开始只是几个人再喊,慢慢的附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变成全场所有人一起大喊“再唱一遍。”

“呃,”董天浩站到舞台中央回头看了看舞台入口的谢导一眼,看到点了点头,并伸出一根手指,明白了“那好,既然观众这么强烈的想再听一次,那我们就请李德刚先生再唱一次,可以吗?”

李德刚方然没意见了,观众强烈要求再唱一遍,证明大家喜欢这首歌,他还能不愿意唱一遍?

随着再一次《精忠报国》演唱完毕,谢导上台宣布《岳飞传奇》定档元旦晚八点京城卫视黄金档播出,主持人祝贺收视长虹后,宣布发布会结束。

而随着这首主题曲的发布会直播,而且听到两遍《精忠报国》歌曲后,事件在网上开始发酵。

“真好听,好听到哭”

“看到歌名就能想到岳飞”

“岳母刺字的故事太深入人心了”

“这首歌写尽了岳飞的一生,看后真的深有感触。”

“亏我前些天看到征歌活动早早结束,还很期待,结果这首歌完全配得上岳飞。”

……

网上各路网友各种关注这次主题曲发布会的人大部分都唱起来赞歌。

而在电脑前特意关注这次发布会的凌云,却心里怨恨,正想着怎么贬低这首歌报仇的时候,看到几个在评论界有名的大V发表赞歌后,让他无法继续下手。

其中着名评论人齐云柯写了一篇长文,大赞这首歌:

李德刚先生演唱的这曲《精忠报国》以震撼人心的旋律,悲戚雄壮的气氛,壮丽恢弘的气势,悲愤苍凉的基调,成功地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

歌曲第一句“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即展现出一幅悲壮的历史画卷:外族入侵,狼烟四起,热血男儿戎装卫国,龙旗半卷待鼓扬,战马长嘶泣北风,干戈光耀剑气霜。

紧接着下一句”心似黄河水茫茫。”唱出了当时将士们的心声:将士们保家卫国、御寇杀敌的决心犹如茫茫的黄河水,坚定而执着。

“二十年纵横间 ,谁能相抗 ?”是说岳飞二十岁从军到三十九岁英年早逝,其间二十年岳家军战斗力强,无人能抗。

“恨欲狂”三字掷地有声,十分雄壮!特别是一个“狂”字用的极好。

恨到狂的地步,可见恨之深也!国仇家恨,如此,亦非虚言也。

但“欲狂”的恨远不止此,更兼有“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的悲愤与遗恨。

敌人“长刀所向”处,同胞们血洒疆场,烈士们骨埋异乡,是何等的惨烈!

将士们的爱国热忱是何等的可敬!敌人的侵略是何等的可恨!真使人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愤怒,有直捣黄龙报仇的决心!

由此,又“何惜百死 报家国 ”呢?岳飞曾经遭受奸臣诬陷,受流言中伤,但为了“还我河山”收复故土的大志,也只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了!

英雄抛弃个人私怨而成其大志,忠义之心可昭日月,高风亮节令人景仰!

“马蹄南去人北望 ”是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也是全曲走向高潮的起点,更使人感受到了浓郁的悲剧色彩。

以宋高宗、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为了私利,不顾广大军民的复国愿望,连下十几道金牌,诏令岳飞班师回朝。

(岳飞之死绝非简单的死于秦桧罗织的“莫须有”之罪,而 是主战派与投降派斗争到白热化的政治牺牲品。)

岳飞不忍功亏一篑,可又不能不要对大宋朝廷忠心,万般无奈之下,也只好班师。

马蹄疾奔南归,英雄北顾中原,多年来拼尽血汗收复的国土又将沦丧,人民又要被铁蹄蹂躏,一向以“精忠报国”为己任的岳飞怎能不悲愤,不遗憾,不洒下恸伤的眼泪!

他北顾看到了:草青黄,尘飞扬。

前者暗示岳飞班师的季节当在草木将枯的秋冬之际,加深了苍凉、悲怆的悲剧色彩,后者寓意深刻:或是敌人又至,或是百姓前来挽留,因为来人多,所以“尘飞扬”。

无论是敌人又来,还是百姓相留,对岳飞来说,心里都绝不会好受:是前者,英雄会感到成就付诸东流,收复疆土失败,百姓又遭逆胡荼毒之苦,绝望之至。

如果是后者,看见那一张张痛苦而难受的脸庞,那一双双期求而悲伤的泪眼,那一声声真切而凄苦的哭泣,英雄纵使有铁石心肠也该碎了,何况是置生死于外、捐躯赴国难,深爱着国家和百姓、倡导军民共同御敌的岳飞?

正因为此,英雄才能有“我愿守土复开疆 ”的宏愿和“堂堂华夏要让四方来贺”的大志。

岳飞不愿离开这热血洒过的地方,手足将士埋骨的地方,敌人时有可能侵犯的地方,而愿意留下复土开疆。

我国历代王朝均喜欢以正统自居,以我为中心,视异族异国为蛮夷,自视极高, 憧憬着万国来朝,四方朝贡的盛世景象。

所以,英雄的大志应该是征服四方,令八荒臣服。今天看来,这种思想观念有充当世界宪兵或霸主的 意思,显然是不足取的;但在那时候,英雄就应该如此。

总之,这是一首非常值得反复吟唱、深刻理解的好歌,从它身上我们不但能感受到八百多年前的英雄气息和民族心理,重温一下那段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而且还可以受到始终贯穿全曲的爱国主义教育。

所以这首歌,完全符合《岳飞传奇》这部大剧,我很期待这部剧。

同时,对于词曲作者地球,伸出一个大拇指,这歌真心赞,作者大才。

众多网友开始只觉得这歌好听,但大多数人却又说不出具体怎么好,直到看到齐云柯的长文后,才发觉这首歌这么牛逼。

“666,大佬这篇阅读理解我给满分!”

随着长文最后指出的词曲作者也很牛,大家才互相询问:

“这个地球是谁啊?你们谁知道?”

“没听说过,以前好像没有发表过歌曲”

“是新人吗?还是哪个金牌作曲人的马甲?”

“如果是新人的话,也太牛逼了,就光这一首歌就可以吹一辈子。”

“希望以后还能听到他的歌”

“楼上的,你们out了”

“怎么了?难道你知道地区是谁?”

“你们这几天是不是断网了啊?前两天网上很火的那首歌也是地球的作品,难道你们听歌从来不看作者的吗?”

“你是说?《我想有个家》?”

“等等我看一下啊,我去,还真是地球,这两首歌全是一个人写的?太牛了”

“希望他以后还能多写一些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