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乾暴君 > 第528章 陛下万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洛阳城外。

诸葛尚带着戚山君、李布衣一众人离开。

李布衣的两万神策军,已经转交给戚山君,毕竟戚山君是老将,又担任兵部尚书多年,熟悉军中的情况,接管两万神策军没有任何问题。

唯有李布衣有些不乐意。

毕竟,这都是自己通过一战一战训练出来的士兵。

神策军是精锐,就在于这些士兵上过战场,早就通过了战场来磨砺。一战一战的磨合,使得神策军敢于迎战不惧死战,这是精锐。

要接管的军队,都是益州的士兵,这些人看似是益州精锐,没有经历过打磨,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训练,那就不可能比得上神策军。

这是双方实力上的差距。

李布衣重新组建军队,一切就要重头再来。

只是,李布衣也就是心中腹诽一番,皇帝怎么安排的,他就怎么执行,一切以皇帝的命令为主。

李布衣跟着诸葛尚赶路,看向了戚山君,开口道:“戚尚书,您老此去益州,要围剿贼匪,如果有用得着李布衣的地方,尽管说就是。虽然李布衣不能亲自去,却也能略尽绵薄之力,能竭尽所能。”

戚山君微笑道:“老夫接管神策军,已经承了李将军的大恩,岂能再麻烦李将军。此次进驻益州,必然有诸多的贼匪要围剿,相信这些神策军的儿郎,也有立功的机会。”

李布衣笑道:“他们跟着戚尚书,那是他们的福分。”

聊着天,李布衣主动介绍着神策军的情况,把每一个主要将领的情况阐述了一遍。

李布衣没有说怎么用?

也没说这些人该怎么驾驭?

戚山君本就是老将,更是浸淫官场数十年的人,压根儿不需要李布衣指点什么?恰是如此,李布衣只是客观的介绍主要将领的性格、武艺,以及擅长的情况。

戚山君了解了,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办,不需要李布衣指点什么?

一边走,一边交谈,没觉得过了多久,诸葛尚、李布衣和戚山君一行人,就已经来到了关外等着。

大军驻扎,神策军一片肃杀。

一个个士兵眼神肃然。

纵然现在是十二月的大冷天,且关外一些山上都白皑皑一片,许多地方下雪了。就算关外没有下雪,却也是寒风扑鼻,冷风挂在脸上像是刀刮一样。

诸葛尚也是肃穆等待。

李布衣眼中一副不怕事儿的模样,开口道:“丞相,您说邓忠带着人出关,会不会来进攻咱们呢?”

“不可能!”

诸葛尚断然回答。

他眼神自信,笑吟吟道:“时至今日,邓忠根本没了和朝廷对抗的本钱,而且邓忠身边的长史杜密,都已经被陛下策反了。”

李布衣叹息道:“可惜了。”

诸葛尚哑然失笑,开口道:“李将军,如果陛下在,说不得要骂你一句‘杀胚’。”

李布衣笑道:“能当陛下的杀胚,那也是末将的荣幸。能杀穿倭国,韦达乾杀出一个未来,这是李某所愿。昔日,大乾衰败,神州沉沦,我等武将有志难伸,无力回天。”

“时至今日,圣君在朝,我们才有了足够的机会。”

“自当全力以赴,杀出一个浩荡大世。”

李布衣的眼中,有着浓浓的期待。

从一开始是赵善的敌人,再被赵善收降,如今成了赵善的心腹重臣,李布衣早已经是赵善的铁杆忠臣。

戚山君眼神期待,感慨道:“你们年轻,正值壮年,能为陛下效力,那真是人生幸事。可叹老夫,依旧是老了,也就只能做点修修补补的事情了。”

李布衣感慨道:“戚尚书,您老就别谦虚了,戚家威名远扬,谁不知道戚家出了个戚元敬呢?一旦和倭国开战,戚将军必然参战。他可是等待和准备了多年的,戚家后继有人,谁不夸赞您教子有方呢?”

诸葛尚也笑道:“元敬将军宁愿在军中,也不回朝,一心要攻打倭国,致力于海波平定。如此志向,陛下都是时常盛赞,令人羡慕。”

戚山君笑呵呵的捋着胡须,老脸欣慰。

儿子固执。

可是,却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器重,戚家后继有人,这是他最大的欣慰。

戚山君主动辞官致仕,不是他就真的老了,以他的身体,再干十来年都没问题。可他已经是兵部尚书,一旦儿子调入朝中,儿子也是重臣,岂不是成了戚家权重独大了吗?

这是戚山君不愿意看到的。

他主动退让。

也是为未来儿子调入中枢做准备。

戚山君忽然耳朵一动,开口道:“来了,我听到了战马的嘶鸣声。”

李布衣跟着道:“我也听到了。”

诸葛尚听到了两人的话,目光齐刷刷的往前看去,一瞬间就看到了关内整整齐齐出来的大军。一杆杆大旗,迎风猎猎作响。

一匹匹战马,缓缓行驶而来,更有步兵紧随其后。

整个队伍蜿蜒绵长。

诸葛尚看到了最前方,插着‘邓’字大旗的车驾,知道邓忠带着杜密一行人来了。

只是,诸葛尚并没有主动上前,就在原地等候着。

在诸葛尚等待时,邓忠乘坐的车驾也已经临近了出关的地点,他也得到了士兵禀报,说关外有大军列阵等待。

邓忠内心难免有些恐慌。

这事情不对劲。

邓忠撩起了马车窗帘,看向一旁骑着马,跟着队伍一起的杜密,询问道:“杜长史,关外有大批的军队,你说是否有问题?他们是否是要过河拆桥,要来杀我呢?”

杜密安抚道:“大人,您多虑了。如果朝廷的军队要对付您,绝对不会在这里,至少要任由您带着人全部出关了,都已经靠近了洛阳后,再切断退路,岂不是更好吗?”

“现在对付您,军队厮杀混战下,您完全可以撤回益州去。”

“这是下下之策。”

“皇帝曾说了,军队会进驻益州,依我看,这就是入驻益州的军队。”

杜密郑重道:“请大人放心,如果是朝廷要滥杀,在下会掩护着大人撤退,我们的四万精兵也会掩护着您撤退,不会让背信弃义的皇帝欺辱大人。”

邓忠听到后脸上多了一抹笑容,颔首道:“杜长史,本官相信你。”

杜密微微一笑,没有再多说。

马车一路行驶,走出了关外,四万益州军也在有序的出关。

邓忠也没有端架子,更不敢摆架子,亲自下了马车徒步往前走,杜密也跟在一旁。

杜密看到了阵前骑马的诸葛尚,主动道:“大人,这一次来迎接您的人,是丞相诸葛尚。看样子,他是代表了皇帝来迎接您。”

邓忠微微点头。

他稍微加快了脚步,一路来到了诸葛尚的前方,双手合拢,躬身行礼道:“下臣邓忠,拜见丞相。”

诸葛尚翻身下马,笑着走到了邓忠的面前,开口道:“邓侍郎可算是来了,陛下已经念叨很多次了,询问邓侍郎人到了何处。”

邓忠一听,连忙恭恭敬敬朝着洛阳的方向行了一礼,才转而看向诸葛尚,开口道:“丞相,因为天气寒冷,蜀中一些地方下雪了,导致赶路的速度慢,请丞相海涵。”

诸葛尚笑道:“来了就好,到了洛阳,就当这里是你的家。”

“是,是!”

邓忠接连点头。

诸葛尚的目光落在了军队上,开口道:“邓侍郎,如今赶来的四万大军,全部接受李布衣将军的整编。陛下安排了兵部尚书戚山君,担任益州大都督,带着两万神策军入驻,重新清剿贼匪,肃清乱局。”

邓忠道:“应该的,应该的。”

诸葛尚摆了摆手,李布衣就接管了邓忠麾下的大军,迅速整顿了军队的一切。

一切处理完,诸葛尚才看向了杜密,高声道:“杜密听旨!”

“草民在!”

杜密上前一步行礼。

诸葛尚吩咐道:“陛下有旨,着杜密担任益州刺史,拨乱反正,稳定局势。”

“臣领旨!”

杜密神色激动,高声道:“臣一定不负陛下的厚望,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陛下的托付。”

邓忠在一旁眨了眨眼睛。

杜密升官了?

杜密离开他了?

邓忠心中忽然揣测,难道杜密到了洛阳见皇帝,谈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吗?可是杜密回了成都后,也明确说了就算他要抵抗,也要跟着邓忠抵抗到底。

邓忠有些不舒服,却没有任何的反应,因为朝廷势大,他也已经归顺了,不可能再有任何的改变。

有着和杜密的这一层关系,对他也有好处。

也算是一点安慰了。

邓忠一念及此,主动道:“恭喜杜刺史,能主政一方,这可是天大的机会。”

杜密谦逊道:“这也仰赖能追随大人,因为能在大人的身边做事,主持政务多年,才有现在的机会。”

邓忠轻轻笑了笑。

双方简单叙旧后,杜密和戚山君一起带着两万神策军离开了。

诸葛尚带着李布衣、邓忠一行人,以及即将要整编的四万精兵一路往洛阳赶去。当大军到了洛阳,李布衣带着军队去整编,诸葛尚把邓忠的家眷先安置在驿站,就带着邓忠入宫觐见。

一路顺利进入宫中,诸葛尚见到了赵善,躬身道:“陛下,邓忠来了。”

邓忠也上前一步,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在了地上,以头叩地,高声道:“臣邓忠,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