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 > 第375章 “国宝工程”总指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5章 “国宝工程”总指挥

刚下早朝,杨光华就被徽宗召到了延福宫。徽宗把那一摞厚厚的登记表递给杨光华,说:“光华呀,你看一下,大宋朝不得了啊!咱大宋朝,简直是就是一个大宝库。这要是不发动,不挖掘,这些宝贝不都沉睡在地下?谁能知道?现在好啦,他们重见天日了,这对咱们大宋文化建设,对咱大中华的文明发展可是一大贡献呢!”

杨光华就翻看那一摞材料,看了几眼,就抬起眼来问徽宗:“皇上,您召臣来就是这事吗?如果只是这事的话,臣可以带回去慢慢的看,免得在这里影响您的事情。”

徽宗笑着说,“朕召你过来,一是想你了,朕跟你在垂拱殿一起待了十多年,形影不离,可自从朕来到延福宫以后,考虑到朝廷的办公秩序要维持,官员们都得要找你处理公务,就没有让你搬过来。可是,这段时间呀,一开始热热闹闹的感觉还不错,可慢慢的就觉得有些乱。没有你这道墙挡着,很不安宁啊,虽然就那几个人能够自由出入这个办公大厅,可他们总是这样想来就来,让朕无法集中精力做点事。再说,朕要有事找你商量,还得要让人去垂拱殿召你。看来啊,你还得搬过来,以后呢,垂拱殿那边啊,就只用做重要的事项时,朕过去,日常的办公就在这边吧。这里早就给你准备了办公室,你看就在旁边,一直给你空着。今天就搬过来,还是按照原来的规矩和程序办。发道口诏吧,让朝廷各部门和各州府都知晓。”

其实,皇上自己搬到延福宫的办公大厅,而杨光华还一直在垂拱殿,这已经引起了大臣们的一些议论和猜测,火云和杨超都专门到垂拱殿来问过,也把外界的传言告诉了杨光华。他们担心皇上对杨光华冷落,更担心冷落的后面是让杨光华出局。对此,杨光华也不是没有过忧虑,但他在深入分析之后,却找不到让他出局的理由和可能性。现在看来,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今,徽宗说出这一番话,能感觉得到,是真诚的,没有丝毫的掩饰和伪装。因此,杨光华就说:“皇上无论怎么安排,都是有道理的,也都是正确的,臣都会按照皇上的安排和要求做好自己份内的事,让皇上放心安心。”

徽宗听了这话,显然很是欣慰。就接着说:“原本,朕并没想到这里来办公,而是想把这里当作特殊情况下处理临时事务的地方,正常办公呢,还是在垂拱殿。所以朕才没让你一同过来。可过来这段时间,感觉这边确实比垂拱殿那边要好一些,空间大、视野开阔,办公设施不但都是新的,而且档次也高,忙累了,到大殿外面换换脑子、休息一下,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感觉神清气爽的。所以就不想再回那边去办公了。”

杨光华就说:“其实,都是朝廷的地方,在哪里办公都一样。皇上觉得在这里顺心舒适,那就在这里嘛。臣也觉得这里要比垂拱殿那边好,并且好得多。臣一会儿就回去把办公用品都搬过来。请皇上示下,还有什么紧迫重要的任务要安排给臣的?”

徽宗便说:“真正理解朕的,还是光华呀!哦,朕要说的第二件事呢,是这样:朕发动的这次全国上下进献古器皿和古鼎还有各种宝贝的运动,成果不是很丰硕吗?刚才你也看这个目录了,的确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我去库房和两个大棚看了三天,看得我眼花缭乱,既高兴,可也是真累。不过,真有特别值钱的东西,有价值连城的,确实是稀世珍宝,总之都是国宝。可以说,自从秦王朝以来,没有哪个朝代能比上朕所拥有的古器和古鼎多,这是朕的骄傲,也是大宋的骄傲。”

“前期呢,朕安排何执中负责编辑一部专着,收纳并介绍这些国宝。但朕反复考虑,这事,还得你挂帅,只靠何执中,我担心他搞不好。另外,铸鼎的事,朕要求他们年前一定要铸好;创制新乐,年前也要完成。大年初一大朝会的时候,要用新乐,还要把祭天和祭鼎仪式合起来搞,要搞的有声势,有气派,充分展示大宋王朝的威仪和风范。你呢,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并且你在文化建设上见地也很深刻,你的思想境界又高,都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所以,朕就想,这些事,都必须由你挂帅,就叫总指挥吧。当然,那部书的具体编纂,还是由何执中来办;创制新乐呢,由太常寺负责。你呢,一是总体领导,二是指导督促、审核把关。朕已经让杨戬去叫他们了。该来了。”

正说着,杨戬在前,何执中、方庆和蔡攸、刘飞鸿相跟着进了大厅。

还没等四人行礼,徽宗就神采飞扬的对他们说,四位爱卿,快来看,朕手上有至为宝贵的东西,让你们来享受。”

徽宗这话把四人说的有点懵,他们不知道徽宗要让他们享受什么,只看到徽宗的手上拿了厚厚的一摞纸张,就都一脸迷茫地盯着徽宗。

徽宗用特别快乐的语调说,“你们看看,快看看,特别是何爱卿,征集来的所有的古器皿、古鼎和各种宝物,都在这里面了。朕前期让你负责编一部书,把这些宝物都收纳进去,你考虑了没有?”

何执中这才明白召他前来的原因,就一并行了个礼,说:“启禀皇上,臣正在考虑,因为还没有征集完毕,臣见不到完整的登记,所以就还没有开始编写。”

徽宗接着说:“啊,那,刘爱卿,你那项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了?”

刘飞鸿从哲宗朝就任太常卿了,但那时别说被皇上召见安排重大任务,就连被皇上点点名都没有过。而在徽宗朝,这已经是第三次被皇上召见并亲自交代任务了。第一次嘛,是徽宗登基三周年庆典之前,排练歌舞的时候,徽宗向他交代如何排练霓裳羽衣舞,第二次就是前不久交代创制新乐的事,这是第三次。所以刘飞鸿一听皇上问自己,就知道是什么事了,便答道:“启禀皇上,我们太常寺专门邀请了京城最有名的六位词曲作家,一直在不停的研究着,头两遍,大家每人创作一支曲子,再筛选出一支大家都认可的,遗憾的是大家意见都不统一,都觉得呢,不能够体现本朝的辉煌景象,不能够体现皇上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品格。”

徽宗听刘飞鸿说的,还是这么回事儿,就很是高兴的说:“好啊,你们看来动作不慢,嗯,我可要给你们两位说哈。小年之前,朕要验收的,在朕亲自验收之前呢有杨太师先行验收。对了,我要跟你们说,你们两位,还有工部方爱卿所负责的事项,统一由杨太师负总责。从今以后啊,你们有什么具体的事,就向太师请示或者请教。明白了吗?”

四人便一起回答,“臣等明白了。”

徽宗又对着蔡攸和方庆说,“朕召你们来,就是跟你们两位爱卿核实一下,铸宝鼎的事,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现在到了什么情况?”

蔡攸对铸鼎的事儿,自从皇上安排完了,他就没再问过,他以为那都是工部的事。另外呢,蔡攸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当着皇上的面会说会应承,但是背着皇上就不想干事,也不干事。他信奉父亲教导的,不打勤快不打懒,专打不长眼。反正方庆是个实在人,也能干,等铸好了,报功的时候,有他这个征集专署总管一份功劳就行了,至于具体怎么干、干到了什么程度,他就一根没问过,所以蔡攸听皇上一问,就挠头皮,然后就侧转脸看方庆,并给方庆使眼色。

方庆明白蔡攸的意思,便说,“启禀皇上,先期找优质的铜矿费了很大的周折,终于算是找到了,目前正在炼铜;铸鼎的炉子,也正在修建,最多再有七八天就能建好;铸鼎的能工巧匠呢,眼下比较困难,才找到了一个。根据我们咨询和研究,铸这九个大鼎。需要有一个总工程师,还得有几个负责检验、把控火候、铸型及处理饰纹雕刻字符等方面的专业工程师,至少要需要三个,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在全国找寻。这方面人才应该不缺,只是一时难找。”

徽宗问道,“那你们小年之前能铸成吗?”

方庆说,“我们尽量吧。”

杨光华插话说,“不是尽量,是必须。皇上亲自发动亲自领导亲自指导和亲自推动的这几项工程,其实是挖掘和保护国宝的重大工程,可以合称国宝工程。除了上述三项,还有一项工程,工部也要现在就着手实施。什么工程呢?铸成这九个鼎之后,一个鼎就得占一个殿。那是专门安放大鼎的殿,而不像这种办公的大殿,或者说是阁也可以。这九个殿,也必须小年之前建起来,并且要具备安放古鼎的条件。就是说,铸完这九个大鼎,你不能把它们摆在广场上的露天里吧?摆在雨雪冰霜的露天里,那成什么样子?大宋朝铸成了宝鼎,却只能放在露天里,这显然不行嘛。所以,工部的担子很重,任务很艰巨。”

徽宗一听杨光华这话,他就明白了,果然自己让杨光华负总责是正确的,便说:“对,还是太师考虑的周到,就叫国宝工程。这名字起得好。另外,方庆你们修建这九座殿阁,要跟童贯修建广场协调起来,他修建的广场多大?盛放着大鼎的殿阁,应该分别在什么位置,你们都要协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