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烽火 > 第16章 待吾功名加身必不负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章 待吾功名加身必不负卿

第二天上午,两个差役来到案首客栈,给掌柜的说要找案首王奎,掌柜的慌忙派小二到后院去找请。

王奎一听是官差,也没敢耽搁急忙来到前堂,两差役说奉知府老爷之命请案首到府衙去,王奎心里早就明白昨晚上黄知府就给他说了今天请他过府。

一会儿马车就到了府衙,王奎在衙役的引路下直接来到府衙二堂,这里是知府大人待客的地方!

小厮奉上香茗,王奎谢过,半坐在椅子上等候!

一柱香后知府才从内院里出来,嘴里直说久候了!王奎当然不敢直接接受。

主客坐定后黄知府开门见山地问他以后怎么打算的?

王奎还真没有想过这问题,根据王直走的时候留下的话就是让自己在船山书院读到考取秀才后离开船山书院,也不知道王直这样安排到底有什么玄机,王奎想不透。

但是他肯定会一丝不苟的听王直的安排,无论另外的机会有多诱人他都不会逾越对王直的承诺。

王奎站起来对黄知府作揖!说自己在船山书院读书离家近一点,等明年院试如若能考上秀才再考虑到其他地方读书。黄知府久居官场听话听落头,只说王奎如有什么难处可以说出来!

王奎左思右想并没什么事需要知府大人出面去办的,于是再三谢过知府大人的好意。

黄知府也没什么可说的,让王奎稍等,他回后院。没一会就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方盒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

黄知府说:知道你喜欢读书,也没什么送给你,钱财什么的好像你家不缺,就找来一本书送你。如若你以后有出息,也算我为官一方结的一个善缘。以后在官场相遇也算一个美谈!

王奎听知府大人这样说话,非常感激!这比送他一百两银子还高兴。黄知府挽留他吃午饭,王奎谢过了说有事情!黄知府也只得由他,让人送了出去。

王奎回到客栈打开木盒,是一本《历代名臣奏议》,他轻轻地翻开,看到除了正文外密密麻麻的标注着评论,看的王奎如痴如醉。标注的之精妙、见解之独到……

第二天早上王奎等人和客栈结算了银钱后就准备回遂州了,掌柜再三推辞不要钱,但是王奎一定要给,说这是原则问题!掌柜最后收了个成本价。

一行人悠悠的回去,不像来时那么急赶慢赶。虽然野外寒冷,但是他们却非常高兴。

王奎坐在牛车上继续看着《历代名臣奏议》没有加入胖子他们的活动。三天后回到了遂州船山书院,全院师生出门迎接!

前几天发榜结果一出来官府就给船山书院送来了消息,特别是案首王奎也是书院的。这让人兴奋、让人激动的消息振奋了全院师生!所以听到他们回来的消息,书院新山长组织大家隆重的迎接!

欢乐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几天过去王奎恢复了平静,积极的准备明年八月的院试,只有有了秀才功名才能算是真正迈开第一步!

所以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中去。一晃眼就是腊月十七了,书院也准备放假了。王奎准备回家过完年就在正月十六就回书院!因为王奎知道他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要想获得权利,就必须在科举上取得佳绩,有了好的成绩才可以做官,当了官才有权利,有了权利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腊月十九,王奎准备回乡过年省亲,归心似箭。已经离家三个月了,他思念父母,思念那个羞怯的未婚妻。东来站在窗外轻叩窗棂叫道,“少爷马公子找!”

王奎赶紧出门招呼马公子进屋,

马跃山说他爷爷有事和王奎相商,王奎收拾好出门和马跃山一起到了马家别院,大堂里正坐着马老爷子,含笑看着他们进屋!

待他们施礼入座后说道:“王公子可要参加来年八月院试?”

王奎肯定的回答!

老爷子慢慢说道,你若有此心我建议你今年不要回乡,放假期间在我家你和跃山一起学习,只要你愿意,其他事务我来办。老爷子让马跃山领王奎到他家书房一观!

马跃山对王奎说:就是他长这么大也没进过书房几次,因为爷爷不让!说是他还不适宜学这些。

进得书房,王奎不得不感叹,不愧是世家啊!这底蕴绝不是自己家能比的,藏书之丰富,涉猎之广,书的种类之多!其中不乏宋元孤本。看的王奎眼花缭乱,哪怕他是现代穿越过去的,也不得不感叹!

这时马老爷子才走进来无不自豪的说这些书是老夫花了半世,几乎耗尽家资才得来的。跃山爹娘离乡经商所获钱财近半在书上!

王奎听了不胜感慨!老爷子连续从书架抽出几本书来说道:这几本就是你们院试主要学习的书,这段时间如果你愿意你和跃山相互学习、相互督促!

王奎翻看着书目《四书集注》、《五经要义》、《大学衍义》、《性礼大全》、《资治通鉴纲目》。老爷子含笑的对王奎说这些书你不想读吗?如果加上上次我给你看的《历代名臣奏议》和你们书院的《文章正宗》只要领悟了精髓就是考到进士也没问题!

王奎自然没问题,回书院修书信一封让东来回去一趟,以告高堂。

回到书院叫东来过去,王奎给东来说了一下过年他不回去让东来自己回去。

王东来一脸的狐疑不决,他也想留下来照顾少爷,不想一个人走。王奎一看他的表情柔声说道,以后我有功名了,你还会给我办很多事,你要学会独立处理很多问题,还要读书识字。等我修书一封你带回家,他们什么都明白了。

王奎拿起笔沉思了一下写道:

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男不通书信已逾三月,未闇二老尊体可孰有恙,或孰无虞?书院已放年假,本欲返里省亲,奈何孩儿学业未尽又兼路途所阻,不得而归。

……

最后写到红儿在家父母亦爱之,或让其操持家务,明理财之道。红儿亦当替吾尽孝,待吾功名加身之日必不负卿!不再赘述,即颂金安,男叩首……

王东来拿着信,脸上阴晴不定,他想守着少爷。

王奎看着他,知道他的心思。柔声说道:东来哥,你要学会独立处事。你我名为主仆实为兄弟,以后我有官身了你就是管家,你要替我做很多事情,趁现在你要开始锻炼。还要学会读书写字,不然以后手下的人糊弄你你也不知道。

正好春节到了回去给春丽买点礼物,年后我让父母做主把春丽许给你。

听得东来点头不已,心里感动。答应少爷马上就回去报平安!同时把少爷考上童生的消息传回去,让老爷夫人和红儿也安心。

三天后,东来回到老作坊。赶忙把书信从怀里拿出来给老爷,王伯贤看着儿子的信,又高兴又欣慰,黎氏不识字眼望着老爷阴晴不定的眼色。黎氏把信给红儿,让红儿念给她听。

当红儿念到:“当吾功名加身之时必不负卿!”红儿眼里雨雾升腾,好想哭又好想笑。心里酸楚又高兴!黎氏知道情况后笑着对红儿说:“咱家这儿子对你情根深种!你可以安心了。”

红儿挽着黎氏的手埋头在她怀里撒娇的叫了声夫人,面色绯红。王伯贤见此忍不住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