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烽火 > 第44章 来年预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福建呈报内阁的塘报,王直看了并做了记录后交给内侍让他第一时间呈送给皇上。

几个省的巡抚任期到了,到京叙职!王直让内侍呈报皇上,并让这些封疆大吏在京里住着等待皇上的召见。

接到内阁转递的军事塘报万历很是吃惊,现在让他接见巡抚并作人事安排,他彻底惊讶了!

内阁怎会这么做?

他也知道张首辅生病很久了,内阁是王阁老主持工作。

那么这些安排肯定是王阁老的意思。

想通后,他就发出召命,明日在平台接见叙职巡抚。

第二天四位巡抚在平台觐见皇帝,万历让云南巡抚继续任职云南!

甘肃巡抚调任广东!

湖北巡抚调任南直隶巡抚!

河北巡抚调任湖北!

有条不紊的安排后,勉励这些封疆大吏要勤勉政事,有什么狐疑不决的事情可以直接上书中枢!

这四位巡抚得到皇帝的接见那是激动人心的事!

二月初二,

民谣曰:

“二月二,龙抬头!”

一年的计划从春天开始,各部院一年的财政预算都要报到内阁,往年都是由张首辅亲自主持。

所有的预算,由于张首辅的威势,扯皮拉筋的事情很少见;

除工部、兵部预算争论较多外,其他部院都能顺利通过。

今天预算会议在内阁举行,由王直主持,但是王直请万历皇帝早早的就坐主位。

王直在皇帝的右下手,挨着顺序让各部院尚书、院首呈报明年预算!

工部和兵部最后。

前面各部院报完后,首先是四大阁老通过,最后皇帝点头算是通过,司礼监盖印,内阁盖印送呈户部。

工部今年预算稍大,因为沿海几个省肃清倭寇后重建几个港口和码头,所以预算达到四百万两银子!

这时候户部侍郎江安问兵部今年预算多少?兵部尚书王锡爵呈报五百万两银子。

江安眉头紧皱,朝廷其他部门加起来共预算不到五百万两,兵部和工部占了去年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砍预算是很麻烦的事情。

江安对皇帝拱手道:

“皇上,去年全年朝廷国库总收入共计一千四百万两,根据各部院预算去年全年收入今年刚好敷平!请皇上、内阁定夺。”

王直在这个时候绝不会表态的,他既然做出了要让皇帝亲政的决策,那么在这些重大事件上肯定要让皇帝拿主意的!

于是王直眼观鼻、鼻观心,似老僧入定一样。其他三位阁老也不做声。

皇帝干咳一声道“兵部请说说五百万预算理由?”

兵部尚书王锡爵赶紧站起来行礼道

“去年抗倭动员朝廷正规部队约十五万官军,不包含山东登莱和东南福建的主力抗倭部队。

动员民间青壮年、儿童妇女加起来超过八十万人。战争期间死亡一万多人,伤残一万五千多人。”

去年年关朝廷只负责了抗倭的粮草,没有拨付一两银子的银钱。

正月各省都司和布政司衙门上报兵部需要抚恤的名单外。

辽东对阵建奴前线、

蒙古鞑子(包括鞑靼和瓦剌部)、

西北诸番、

关西七卫、

东番夷人的防御加强!

九边军镇的装备已经很多年没有更换,今年预算换四个军镇的,所以预算达到五百万两。

去年倭寇猖獗时广西土司也蠢蠢欲动,因此为了防范于未然,兵部准备在广西周边加强防范。

军费开支多预算了四十万两!

说完,王锡爵把兵部预算详细列表呈递给冯保。

万历翻看着一页页的数字,一柱香的时间,大厅里落针可闻。

所有的部院大臣都感觉政治气候变了,张首辅病情非常严重,已经卧床了。

现在皇帝审查预算,表明皇帝亲政的开始,人事变化估计不远了!

万历看完兵部详细预算递给王直,王直仔细看起来,看完后逐一传给其他两个辅臣看。万历开口道:

“朕,今日亲临朝政是因为师傅身体有恙,至于朝政大事决断还得辛苦内阁几位阁老。兵部的事情请几位阁老商量后报与朕再作定夺。”

“工部的预算是增加几项大工程,省是省不了了,建好码头和港口有利于货物贸易,有利于朝廷税收,朕决定准了!诸位可有意见?”

众臣齐声

“皇上英明!”

时间已到午时,万历让冯保给诸位臣工赐午膳。

用完膳,皇帝把王直、王锡爵传进内阁休息室。两人行礼后坐定,小太监奉上香茶,几人喝了一会儿后万历开口道:

“兵部的预算朕认为完全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准了就意味着国库一点银子都没有,如果哪里发生点灾难,连点救急的钱都没有,故而筹措不决。”

王锡爵听了皇帝的话,很是认同,但是军费开支乃是国家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私人感情。

王直沉吟半晌“皇上,可否准了兵部预算!臣后面再想点办法让户部找点应急银子?军情是大事,我怕耽误不得。”

万历叫来冯保把印盖了,这事其实也没什么商量的余地。王直让人传来其他两个辅臣把皇帝的意思说了,大家点头同意,于是,内阁大印也盖上了。

兵部尚书王锡爵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原以为今年这兵部尚书的日子不知道多难熬,因为没钱,下面的骄兵悍将天天在兵部捶桌子,打巴掌,赖着不走的多的是!

事情办好后来到内阁议事大堂,万历大声道:

“兵部尚书王锡爵,操劳国事,老成持重、为国分忧、为君分忧特擢升为内阁次辅兼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傅!即日到内阁当值。”

王锡爵伏拜在地,叩谢皇帝圣恩!

平身后所有的同僚都围过来祝贺。

王直敏感的想到这是皇帝亲政,施恩于臣下,笼络朝臣。

看来这一步走对了,皇帝已经十九岁了,懂得对权力的追逐。

要是再不放手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想到此处一阵后怕。

内阁现在必须调整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脑子转不过来的以后要吃大亏。

王直立即安排小厮把内阁值房收拾一间出来,给王锡爵做值房。

让人带王锡爵去值房看看,需要什么、缺什么都一一补上。

礼部尚书王家屏叩拜皇上!并且呈上奏章,内容是是草拟本届恩科会试总裁和副总裁的人选让皇帝定夺!

明朝会试沿袭宋元惯例,会试就是全国集中会考之意。

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各省的举人于乡试的第二年即丑、未、辰、戌年由礼部主持主办的考试。

今年是壬午年不属于三年一试的考试年,是根据人才的需要特办的一届恩科。

皇帝看后当场任命礼部尚书王家屏为会试总裁,户部侍郎江安为副总裁。

考题等待明后天内侍传给礼部!

会试的考期一般在三月初,但是今科考期已经由礼部定于二月十五,时间提前了。

属于春季考试,因此又叫“春闱”又因为会试由礼部主办所以又称为“礼闱”。会试,最早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集士贡举选士于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