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烽火 > 第66章 万历的追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会儿火锅准备好了,朱翊钧让下人去把外面那个年长的公公叫来一起吃火锅。

冯保一听,哪敢和皇上同桌吃饭!特别是看了昨晚这个笑嘻嘻的少年皇帝的手段,心里畏惧早生。

朱翊钧说道“大伴这里不是皇宫,我从小就是和你一起玩的,现在怎生如此?”

冯保想说什么,但是嘴里却说不出来。只好规矩的坐在了对面!

王奎不管他们的机锋,拿起公筷嘴里叫着烫啊,都别客气。

三人没一会儿就在桌上融洽了,万历在桌上边吃边说小时候冯保如何爱护他,如何逗他高兴。

半夜里噩梦醒来害怕,整夜蜷在冯保怀里睡觉等等……

把个冯保感动的稀里哗啦,老泪纵横!

连说这是奴婢应该做的,亏主子还记得清楚,您不说,老奴早就忘记了。

情浓处冯保止不住眼泪,朱翊钧也目含泪光。

他掏出手绢递给冯保,大伴莫要伤心!

现在都好好的不是。拿着皇帝的手绢冯保彻底崩溃了,大声哭嚎起来!

并且对着万历跪下来,“奴婢对不起您啊,这么些年就禁不住贪了那些身外之物。

王奎一听不行,马上叫侍候的下人全部离开,十丈内不允许有人。

万历轻轻的扶起了冯保,“大伴,您辛劳大半辈子,我~我没有怪你!”

冯保“皇上您别说了,奴婢等会儿回宫把所有的东西都交出来,跟着您难道还怕没有饭吃么,能饿死奴婢么!”

那几年冯保凭着太后宠信,皇帝年幼。

收受贿赂多了去了,黄金、白银、玉器、字画古董除了皇宫就数他最多,上次王直给他说了一些话,他交给了内廷一些,但是那只是九牛一毛啊!

冯保抹着眼泪“奴婢小时候家贫,穷怕了。

进了宫也如没有根的漂萍,后来服侍先帝,当时的裕王爷。

幸太后怜悯让奴婢陪侍皇上,过上了人过的日子。

后来,奴婢怕啊……唉,那些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是奴婢没良心啊!”

万历不断安慰他“大伴你的事我和太后都知道一些,我们不怪你。”

冯保在裕王府服侍万历的时候很是喜欢读书,写的一手好字。

当时几个辅政大臣和裕王都赞赏不已!

冯保道“想我孑然一身孤家孤人,要那么多身外之物干啥?主子就是我的亲人,没有主子那里还有根,还有容身之所?

是我糊涂!”

皇帝看冯保是真心感动,动了真情!

但是还是不好贸然收受他要交出来的钱财。

于是,低沉的说道“大伴,纵然你收了几个钱,拿出来也无大用,还是留着养老吧。”

冯保“皇上,奴婢这钱可以解你燃眉之急,可以让三军用命。奴婢在京城外有田地三十万亩,店铺四十间,字画古董折价估计有五十万两,汇通钱庄存银一百五十万两。总共加起来超过五百万两银子!”

这话听得万历一下抓住冯保的手,“大伴此话当真?”

冯保看着皇帝想伸手摸摸,但是没敢!只是肯定的点了点头!

冯保站起来对着皇帝一鞠躬,整理了衣袍,昂然站起来“奴婢马上去办,皇上等我!”

虽然冯保红着眼睛,但是看得出来他身心已经非常轻松了!

放下了,把那随时都可能受别人攻击要爆炸的银钱送出去了。

看着这个半老头子,很是善良的模样!其实你错了,这个人平时心眼小,睚眦必报;

无论大官、小官他一瞪眼说杀谁,那谁也跑不了。

他手握东厂权柄,锦衣卫大多替他办事。

整个国家的特务机构他掌握了三分之二,他不杀人那是假的。

有时候老虎打盹就能咬死兔子!

张居正张首辅的改革后面全是冯保的支持,朝廷里的大麻烦都是冯保用各种手段解决,为张首辅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因此张首辅的内阁对冯公公也是礼让三分。

张首辅本人对冯保也算是惺惺相惜,相交莫逆。

冯保走后,王奎继续给万历夹菜,对于刚才的事就当不知道。

这是他绝不能乱掺合的事情,冯保的命运由于王奎的穿越发生了质的改变。

历史上由于张居正死后,张鲸、张成的撺掇万历忍不住对冯保动了手,抄没家产,发配南京养老最后郁郁而死。

现在历史发展到这里发生了小小的偏差,冯保在内廷掌权至少还有二十年,除非他老了不想要权力了!

皇帝这人看样子是跟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跳大神的那种人。

那天有机会给叔父和冯保、太后谈谈,把宫里凡是姓郑的宫女全部赶出去,以后皇帝选妃凡是姓郑的不能参加。

因为历史上万历私爱郑妃,郑妃生了个儿子封为-福王的那个朱常洵。

那个世界的万历为了给儿子朱常洵封四万公顷土地,少一分都不去就蕃。

和所有的大臣对着干了七八年,弄了个遗臭后世的“福王庄田之争”。

王奎看着万历,这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睿智的年轻人,是什么让他在那个世界里如此疯狂?

王奎想象不出来。

万历吃饱喝足后,和王奎谈起了国家财政,税收制度。

并说按现在的税收根本满足不了财政的支出,难为江尚书能干,拆西墙补东墙的,勉强可以支付。

第二个就是礼,法的问题。

礼是什么?

礼法共同治国是不是最理想的治国方式!

礼;博大而精深,天地万物运行之准则、行为之总规。

依情而制;依性而定。

世间万物因礼而秩序,因礼而规矩。

礼、不是刑法而高于刑法!

礼、不是风俗而高于风俗!

是做人处事的最高标准。

太史公说“礼之内涵广阔而博大,精深而盛美。”

吾辈窥一斑而不知全貌!

朕花了多年时间追求礼的境界,也曾羡慕过文景父子,也曾想要无为而治!

但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无为而治已经成为昨日黄花。

我的先辈不曾留下完美的世界给我,所以我只有励精图治!

开创一个新时代,让天下万民享受太平!

享受富裕。

他的眼神有一种说不出的异彩闪现!

王奎没想到年轻的小皇帝思想境界如此之高,对礼法治国的理解如此深透。

看来他对治国;

对历代君主的治国策略研究颇深;

并总结出文景二帝治理国家的政策和效果比历代其他皇帝都要优秀,做得都要好。

礼与法的辩证关系涉及到道与术的研究!是哲学范畴的重要内容。

王奎从内心里佩服这个历史上褒贬不一的皇帝,他所考虑问题的深度已经不是一般人所能涉及到的了。

王奎说道“皇上,您作为君王所想国家长远规划,这是您终身执政要研究和实践的事情,也不妨参考一下阳明先生的着作。

现在据说军费欠缺,税收政策的改革暂时不适宜动作,等过了这段时间一项一项的启动改革。”

其实王奎内心想的是等他有了官身,亲自参与到这些改革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