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烽火 > 第73章 进士游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好了,我家少爷真的中了状元,看你们以后还敢笑我不!

想着,小厮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等会儿去街口告诉武青侯家的荷花,那妞儿说起话来好听,笑起来真甜~~。

正在小厮想得入迷的时候,街口就闹起来了。

四个衙役走在前面敲一下锣喊一声,王平王老爷高中探花郎!

前面王直家中门大开,衙役一看是首辅家,赶紧不喧哗了。

跑过去躬身作揖道“恭喜首辅家公子高中探花郎!”

下人把他们迎接了进去。

首辅家门口有顺天府衙役执勤,一般百姓只能绕开走。

大家都知道那是王首辅的府邸,闲杂人等哪里敢去。

今天这么天大的喜事众人还是围在了门口,王平让家人撒了喜糖,瓜子、花生派了红包。

一会儿报喜衙役也从里面喜滋滋的出来了,估计王平给了大红包。

差役可不敢在首辅家多待,站坐都不自然,还好王家人和蔼。

王平的喜报刚接完,街口又是一阵锣响,有嗓门大的差役叫着“恭喜王奎王老爷高中状元!”

哐哐!哐……

喊一句一声锣响。

四个差役来到王奎门前,小厮从中门把他们迎了进去。

正厅里王奎赶紧迎接出来,差役把喜报递给了王奎,其他三个把状元服一一呈上放在桌子上。

并告诉王奎三天后在礼部接受礼仪培训,并着状元服游街,晚上在太和殿里参加传胪筵,皇上要来接见今科进士。

王奎给他们四人分发了大红包,差役一接就心里有数,这个份量至少五两银子!

喝了茶,吃了花生、瓜子、糖后再次恭喜就告辞出来了。

王奎没有官身,所以门口围再多的人也没人干涉,所以里三层,外三层的热闹着。

王奎亲自领着几个家人开始发红包,花生瓜子糖。

小孩子抢了不够还要,吃着、闹着……

几个下人又点了几挂炮仗,“呯呯嘭嘭”声中青烟缭绕。

第三天,顺天府的差役早早来到王奎府前,牵着一匹纯白色的骏马。

王平府前也是几个差役在侍候着,只是坐骑是黑马。

马儿在差役的牵引下王奎、王平汇合到了一起。

王奎在马上抱拳“恭喜大哥,贺喜大哥高中!”

王平回礼道“小弟客气,同喜同喜!”

街道两边站满了人,一会儿到了贡院门前,前十名进士骑马,排名后面的跟随走路,远远的王奎就看见了马跃山、陈凯。

他们俩昨天下午来府上送来回礼,王奎前天就给他们送了。

马跃山二甲五十三名,陈凯二甲靠前。

后来才知道陈侍郎就是陈凯他爹!

王衡他爹就是第一次辅王锡爵,当年嘉靖年间少年王锡爵中得榜眼,这次万历年间儿子王衡同样高中榜眼!

高兴得王锡爵眼睛都笑眯了!

外面都在传王家父子俩榜眼。

这个美名将流传后世!

在内阁中王直、王锡爵互相打躬作揖的恭喜对方生了个麒麟儿,羡慕得其他同僚眼睛都红了。

最后王家屏次辅提出让两个王阁老,陈侍郎出钱在京城最着名、最贵的连升三级酒楼请客,一共花了八十两银子,心痛的两个阁老付钱的时候胡子都在翘。

没办法,生的儿子太能干了!

听得其他官员脸色都不好了。

心想回家老子非要让那不着调的小子去读书,不去绑也要绑着去。

礼部派向全国各地报喜的快马两天前都出发了,这是向考起进士的家乡省、府、县报喜。

并由考生所在的原籍地府县出钱修建状元碑或者进士及第碑,状元要修建状元牌坊,钱由朝廷出,牌坊碑文由皇帝题写。

王奎、王衡、王平三人骑着高头大马在衙役的牵引下慢悠悠走在队伍前面。

跟着的进士徒步跟在后面,一排排绯红的进士袍服,在京城的大街上飘飞,两旁路边的小媳妇儿大姑娘嗓子都喊哑了!

那鲜花、荷包一个劲的从人群里飞出来,每个人至少拾得十个荷包,人人脸上充满了笑意。

游行到紫禁城外突然进士队伍中有人吟诵起:

“今日中国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几百个同样的声音,整齐的划一、声震朝野!

跟随在进士们身后的百姓目瞪口呆,他们在唱什么?

一个读书人鄙夷地对那几人说道:

“真是没得文化,这是状元郎以前写的一篇《少年中国说》激励我大明青年为振兴国家,勇于担当……”

声音穿透天空的云层,响彻九霄。

正在太和殿平台议事的众大臣和皇帝都听到了,这激奋人心的声音不断传来。

万历站起来走下丹墀说道“众卿家随我一起去看看今科进士们!”

朝臣年轻的扶着老的随着皇帝疾走,一步步踏上了天安门城楼,万历站在正中间,众大臣在他的身后。

进士们整齐地排列在天安门金水桥边,对着城楼继续朗诵: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听到这里,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澎湃着,一股股热血上涌。

八十岁的老臣听得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了年少的青葱岁月,发奋苦读,投身科考,投身官场!

也不知道曾几何时,那年少的热血消失的无影无踪,剩下的都是蝇营狗苟,投机钻营的机心。

围在进士们身后的老百姓,不断的鼓掌,不断的喊好。

挤在人群里的小姑娘心里好急啊,要是能嫁一个如此热血青年,短寿也值啊!

看到皇帝明黄色的蟒袍,大家都知道皇帝来了,他们报效国家,想要建功立业之心惊动了上天!

王奎骑在白马上对着天安门城楼带头喊道:

“陛下你好!陛下辛苦了!”

接着后面的进士几百人跟着齐声喊道“陛下你好,陛下辛苦了!”

一声声整齐的呼喊,召唤得万历热血沸腾。

紧接着,后面的百姓也跟着进士们起来了:“陛下你好!陛下辛苦了!”

一声高过一声,犹如海浪,一浪接着一浪,一浪超过一浪。

四面八方向金水桥奔涌过来的人群越来越多,男女老少都有。

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但是都加入了喊声的行列,声音惊天动地,传到了后宫惊动了太后。

李太后就叫人去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会儿就有宫人惊慌失措的跑进来,告诉太后说进士们和百姓在天安门聚集。

太后也觉得奇怪,同时也有点慌了。

带着人坐着肩与急急忙忙赶向了天安门城楼,百姓从几千人到几万人……

越来越多的人好像有一个引力牵引着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万历的内心激动万分!

他感到好自豪,好高兴!

他身后好多大臣也跟着下面的百姓一起喊起来“陛下你好!陛下辛苦了!”

太后气喘吁吁的爬上了城楼,听到这个从未曾听过的问候既惊讶,又新奇!

感觉怪怪的,但是又很亲切。

比听到万岁,万万岁有感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