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烽火 > 第123章 杀汉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来,王奎出任他们军的军长,王奎对他们几个主要将领进行了摸底考核,发现这个李道通得确是个不俗的领军将才,但是发现这厮却没有文化。

单独找他几次谈话,让他写字,否则,不予以授官。

王奎说你会打仗有什么用?

连个命令都看不懂,文件资料更是他认得你,你不认得他。

以后怎么指挥军队?

怎么接受上峰命令?

从此以后,他们练兵,你练字。每天一篇字交到中军帐我亲自检查。

说完丢出一本《大学》给他,让他照着写,照着读。

两个月下来,这厮居然把《大学》背完了,写完了!

所有的字都认识了。

王奎就每天教他算算数,看账本,坐不了一会儿这厮的屁股底下就像插了一根针一样。

左磨磨,右撅撅。

王奎就严肃的告诉他,以后要想在军队继续混就给老子认真学。

不然,就踢出军队。

几十岁的人了,比个几岁的童子都不如。

想我六岁发蒙,那时候都不像你这个样子。

你给老子坐好,不然老子让你写一个整天,尿都不让你撒。

王奎可一般不说粗话,他是读书人,可是在部队待久了,这粗话就那么顺溜溜的蹦了出来。

无计可施的李道通这下才老实了!

王奎让人把军队历年的账目都搬来,让他看,然后就让他核对。

最后让他模仿做账,嘿嘿,这厮经过这么一逼,没多久就能独立做了,查账也没问题。

心思也细腻了不少,走起路来略带一点书卷气了。

发兵援朝前,王奎对军队高级将领的职务进行了一番调整,这厮就顺利的接下了让他愁眉苦脸的后勤师长的职务。

只是今天,差点又把他以前当一线战将时候的暴脾气给整发了。

还好,他收敛的及时。

那州牧经不住执法兵的折腾,终于交代了。

李道通拿起审结的案卷喜滋滋的跑到中军帐找王奎去了!

王奎看了案卷:

“你准备怎么处理?”

“什么?我处理,我不会处理啊!所以我才来找军长您的。”

“你审案,就代表了大明官府,你是主审官,既然审结,那么你就按照大明律法对他们进行结案宣判!

我虽然是你的上级,但是我不能越俎代庖,这事你自己去办,弄完上报军部存档就行了。”

“那,那我怎么判呢?

嗯,为首几个死刑,其他的财产充公,鞭笞!赶出衙门。”

王奎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那么,蓬山郡就没有官员了,你要负责给他们组建官僚机构,你去民间找德高望重公平之人来出任官员。”

看着李道通有点为难,王奎接着说道:

“那组建官府的事情由军部出面来办,你就不管了。

但是,这些汉奸你要开个公审大会,让全郡的百姓都要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给那些想当汉奸走狗的朝鲜人一个警示。”

李道通连连点头,飞跑而去。

王奎看着他的背影无奈的摇了摇头!

第二天,蓬山郡的大街小巷贴满了原州衙官员集体当汉奸的通报,并让百姓互相转告,明天进行公审大会。

本来无人的小街道,一下午都挤满了人,大家议论纷纷,都说明军真的是明察秋毫,百姓恨死了这些汉奸,他们平时比倭寇还可恶。

欺凌自己的同胞简直没有任何底线!

弄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大多数家庭里十多岁的女孩都被这些汉奸,领着倭寇糟蹋了一遍,家里的粮食抢干抢净,连老鼠跑来都哭着出门。

那些倭寇什么都要,就连男人贴身的花内裤他们都会拿着刀逼你脱下来,他们立即就会穿上去。

有的家里唯一的一条被子都被抢了,全家只好天天出门捡柴禾,夜里烤火取暖来过夜。

老百姓的苦那是诉不完,说不尽的。

公审会上,李道通亲自朗读对整个蓬山郡衙的汉奸进行完审的判决词!

宣判对几个主要官员的处决时,只见他咬牙切齿大声地吼道:

“根据大明律,斩~”

满街的百姓听完对官员的判决,沸腾起来!

有人喊起了口号,叽里呱啦听不懂!

李道通低头向主簿,那秀才主簿:

“他们是说大明万岁,将军万岁!”

“真的?你可别欺哄老子听不懂,要是不是这样的话,老子扒了你的皮。”

“不敢,不敢!属下怎敢欺骗将军呢!”

李道通抹了抹那两片八字胡,咧开大嘴笑了起来!

心想,老子一不小心还混了好人,还得到个美名!

刽子手抽去几个官员领子上的汉奸木板,向着刀口喷了一口酒!高高举起砍了下去。

只见那脖颈处鲜血喷射起老高,那血珠就像红色的雨一样,在正午阳光照射下发出妖艳的血光。

街道上更是热闹起来了,鬼子被杀完,骑在他们头上的汉奸也被杀了,这下他们没有怕的了。

所以,街道上的人们都像过节一样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一队年老的阿妈组成了一个舞蹈队,在街上宽阔处跳起了

“阿里郎!”

因为年轻女子都不敢出来,都被鬼子欺负怕了。

但是这么欢乐的日子,不能没有歌舞啊。

所以街坊四邻就组成了这个

“大妈歌舞团!”

王奎站在远处静静的看着街上的喜庆,他想到了历史上满清占领大明的时候,大肆屠戮我汉民同胞,肆无忌惮的杀戮、抢劫、强奸……

做了亡国遗民的汉人,好多都尝到了满清时代的苦果!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李后主亡国的深刻教训,时时激起王奎响起崇祯帝煤山吊死的惨剧!

很多后世学者,文人都说崇祯帝为什么不南渡,不把朝廷迁徙到应天。

他们虽然是学者,但是他们不理解什么叫气节!

大明朱家要说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但是,他们家的骨血里有一样东西是很多中国人没有的!

那就是:

“气节!”

看看现在的朝鲜,想想几十年后的大明!

朝鲜被灭亡有我大明军队救援,要是我大明被强敌侵占,又有谁来帮助我们?

自强不息,让年轻人醒悟;

让高层官员醒悟过来,把周围凡事有危害我大明国家安全的武装力量全部消灭。

王奎也庆幸能在万历性情转变之前遇到他,要是再晚点恐怕就有大麻烦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千万匹马也拉不回那性格起伏,贪图享乐,极端自私的万历皇帝。

王奎让人在郡衙门口贴上招贤榜,对蓬山郡主要官员进行征召!

凡是有学识的人,可以自荐,也可以乡贤推荐。

街坊上的人把个郡衙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纷纷讨论,都在思索自己理想的人选!

晚上,李道通迎接了几个到访的本地客人!

他们知道李将军是一个非常有威望的人。

于是,说明来意,推荐上次来上访的老者担任州牧,他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拿出了一张带血的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