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烽火 > 第135章 阻拦刘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奎心急如焚!

想到,刘綎不一定听斥侯的报告。

不如自己跑一趟,但是三天的路程,万一去了刘綎已经开拔了如何是好?

死马当活马医,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让曾峰和张洪立即来见我!”

王奎对着警卫说道。

一会儿,张洪曾峰陆续赶过来。

王奎命令他们二人各带所部全力赶向白州,配合刘綎大将军围攻汉城。

“你们二人共有三万人马,攻城战你们二人均熟悉,多提参考意见给大将军。

查漏补缺,不可懈怠。”

二人急忙告别了王奎,各自到军营组织开拔!

特别是曾峰的骑兵旅,一万多人一个时辰就疾驰而去。

王奎望着蜿蜒的骑兵队伍心里默默的祈祷,但愿老天眷顾,歪打正着。

唉声叹气,站坐不安!

王奎狠狠一掌拍在桌子上,整得自己的手都生痛。

“刘綎啊刘綎!你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你这是拿士兵生命不当数啊?

…………”

李如松在安北府接到王奎的报告大吃一惊,这刘打了几个胜仗就开始膨胀了。

这是疯了吗?

“让王奎立即转告刘綎,司令部命令他暂时不动。”

王奎所部全军和刘綎所部合兵一处,指挥权移交王奎。

开京敌人由李如松直属所部包围!

第二天,王奎接到了李如松的命令。

余下二万多将士向着白州开拔!

李如松的直属七万多军队紧急向着开京而去,他不能让开京的敌人去增援汉城。

一定要让开京的加藤清正成为孤岛!

刘綎想着倭寇已经被清剿了接近十万,他们的能力也不怎么样,几仗下来都是小儿科。

他要和王奎一人一城直接把鬼子灭了!

听俘虏的鬼子说他们的太阁丰臣秀吉已经死了,鬼子军心浮动!

何不趁此机会给他们一闷棍。

当王奎的斥候来问询作战计划的时候,他就趁机下令。

第三天他的军队就从白州开拔,绕过开京从贞州到交河郡,兵锋直指汉城。

第四天,一个满身风雪的侦骑追了上来。

累得已经站不起来了!

刘綎命人给他灌了姜汤,那侦骑叫到:

“大将军,您收兵啊!”

刘綎奇怪的问道:

“这是怎么啦?累坏了?”

那斥候站着起来,声音嘶哑道:

“大将军的战略,武城公不同意,让我拦住您暂时不要动兵!”

“什么?

这王奎是怎么了?

平时开开玩笑算了,这是军事岂能儿戏。”

“大将军,武城公很是着急,命我一定要把他说的话一个字一个字不漏的告诉你!

最后,武城公说你若不听劝阻,最后必是自取灭亡,他自己派出建武伯和张将军率领三万人来增援你了。”

这时候,刘綎听的火冒三丈,这他妈什么话啊!

你就这样看待老子?

真认为老子不能攻城?

旋即命令部队快速绕过开京,向南面的交河郡而去……

终于,在第四天的傍晚曾峰的铁骑追上了刘綎的部队。

看着风尘仆仆的曾峰,现在已经是武建伯了。

看起来和以前倒没什么两样,只是从来没看到他这么严肃的眼神。

“大将军,武城公的侦骑没有找上您?”

“哟呵,你什么口气?这是和长官说话吗?”

曾峰急忙解释道:

“大将军,属下心里急,口不择言,您莫怪罪!”

这时候前进的大军已经停了下来休息,曾峰急切的拉着刘綎到了旁边:

“大将军,您知道不知道您这次发兵有多大的凶险?

武城公在平壤急得不行,就派了我和张洪带着三万人追了上来。”

“你们~你们这是干啥?

倭寇在开京有十万人,那么汉城最多还有六七万,我五万大军也不会怕他。

开京的硬骨头就就给你们了,我们到汉城去有什么凶险?”

“嗨,您怎么就这么不听劝呢?

大将军!”

兵者,诡道也!

您应该比我还清楚,你怎么就认定汉城只有六七万人等着你去打呢?

“难道这还有假?没有把握我怎么会这样派兵?”

如果倭寇把派在哪些小城的兵丁全部召回了汉城,在兵员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半路咬您一口,你确定您能预防?

“我也说不清这里面的道理,武城公让您多多考虑,不要急于求成。

如果他不是真的着急,要不然派遣我和张洪来协助您?”

“你要是怕,你就让你的人在队伍后面如何?

反正倭寇现在吓破了胆。

据说他们太阁也已经死了,哪里还有战心?”

“大将军您说的什么话?

属下既然领命而来岂有这个怕字?

您队伍在后面三里,容我侦骑先出去探路,如何?”

“那行!你快着点。”

一会儿两个营的侦骑撒了出去,就像一张网一样!

“平原地带你怕个啥,全部快速通过这片平原,白天目标大。”

刘綎命令道!

晚上,侦骑陆续归来,报告了周边地形,前面二十里地有一条不太宽大的河流,水也不急。

我们试着淌过去看了一下,河对面也是平原,无处藏兵。

曾峰让人拿来地图,过了这条河就是交河郡,倭寇的斥候应该早就探到我军的进攻路线。

他们不可能这么坦然的等着我们去攻打汉城!

这中间必有凶险之处。

只是去和刘綎说这些,估计他是听不进去的,怎么办呢?

难道这河流上游莫非有灌溉的水库不成?

如果待我军过河的时候掘开堤坝,大军过了一半的时候翻滚的河水正好水淹三军!

那么在河道什么地方肯定埋伏着他们大批的军队。

………………

此地看似平坦,肯定有藏兵的地方,只是斥候没有发现而已。

想到此处,曾峰立即叫来斥候营长立即收拢斥候,不要再出去打草惊蛇。

倭寇绝对发现了斥候侦查,但是每个斥候侦骑都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说明,倭寇就是要借斥候回家报告没有埋伏的消息。

曾峰又到了刘綎的中军帐,说是要等张洪两天,请示刘綎答应。

刘綎内心也非常矛盾,万一王奎顾虑的是真的,自己一意孤行下去,万一出了纰漏怎么办?

“唉,就依你,等他两天就是。”

曾峰的意思是等到张洪来,他俩可以配合把埋伏的倭寇杀个措手不及。

如果找刘綎,万一他推三阻四的,反为不美!

引起他的反感那就更加麻烦。

所以,只有出此下策,等张洪的步兵到来!

当天晚上,今天正好十四,月亮虽然不是最圆但是能见度却是很远的。

曾峰找来侦骑营长和几个经验老道的侦查军官,一行人来到河流的山岗树林里,看着前面一马平川,的确找不到藏兵的地方。

曾峰让侦骑营长带着两个人一路往上游走,看看是否有大水库。

曾峰看着河边黑漆漆的芦苇荡,虽然已是隆冬,茂密的芦苇成片的死去,枯萎的芦苇杆却密密麻麻的矗立在河边。

在清凉如水的清辉下却是那么诡谲!

曾峰笑了,笑得那么灿烂,这是倭寇送来的功劳。

半个时辰后,侦查营长回来了!上气不接下气的急声说道:

“报告伯爷,在对岸二里地两山之间有一个大堰塘。

本来我们是发现不了的,但是这个时候有几个鬼子从山里走出来,我就起了疑心。

这么大冷天山里却有鬼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