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古代升级日常 > 第322章 没人跑腿好难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依你这么说,那春耕时也按你们的步骤,那这稻谷是否也能提前一两个月收成?那么多出来的两个月,可是有别的庄稼可以种的?”二公子接着问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唐文斌心里低低一笑。

他们的后台,稳了。

“自然是可以种别的农作物的。”再多的,他不能说。

人啊,总是眼见为实。

“当真?”

“自然,当真。”

“好!如果本公子需要你们教导人种植这样提前收成的稻谷,可是能成?”二公子想让自己家庄子里全这样种,那就可以种别的庄稼,增加收成。

“自是可以的,我们唐家村人现在也是蜀中子民,如有愿意学的,我们自然可以交,不过,二公子,你大可以过一月半以后来看我们收成了再作打算。”光是提前收成这一个东西,如何能稳住后台呢?

二公子思考片刻,点了点头。

这话说得对,凡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凡事还是稳妥才可。

一个半月而已而已。

而已?二公子不禁自问。

以前一个半月倒是可以,现在,二公子有些犹豫。可是稻田里的稻穗都还没有收起来,他急也没用。

突然,二公子笑了起来,眼里是看不懂的深意:“唐家三兄弟,你们可愿随我出蜀剿匪?”

唐文斌自认自己脑子转得快,可是这突然从种田转到了打土匪,他一时倒是有些愣住。

二公子提唇一笑,“我看你们年纪虽不大,可是一路从荆州府到了蜀中,倒是有些本事的,男儿志在四方,这田给你爹娘看着便罢,随我出蜀中灭些土匪,我给你们限定时间,两个月之内必回。”

既然家里产出不够了,二公子自然要四处想办法了。

怎么练兵都不如拉上战场真刀真枪的干几场。

“可家里……”

“我会吩咐县衙里的人对你们村照顾着的。”

言外之意:我罩着你们,只要不是太过分,你们随便造,别说种田了,你们就是种山都可以。

“那恭敬不如从命。”唐文斌恭敬地抱拳应道。

二公子点了点头,转身走出唐家门外,声音从他身上传来:“给你们三日准备时间,到时候我会让人来接你们,哦,对了,帮我和林老将军讲一声,他不是让我带他外孙么,都叫上。”

唐文斌点头应是。

看来这次真的是要去历练了。

唐家,夜晚吃好饭后,都坐到了堂屋,桌上摆了几杯茶。

唐文斌把二公子的话转交给了唐家所有人。

唐正峰皱了皱眉头,又松开,看着儿子们的脸色,皆是喜色,除了看不出来更热老三,老大老二是乐意去的。

罢了,孩子大了,老二老三上个月刚满了十二周岁,吃十岁的饭,大小伙子。

如若不是世道艰难,两个孩子怕是还在奔着科考去,可是现在科考一时半会儿的怕是不会重开,那么,总是给自己找条路。

都说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多增加他们的人生阅历并无不好。

于是默默地点了点头:“既然这是你们的选择,当父亲的不会阻拦着你们,老大,在外你得照顾你两个弟弟,万不可莽撞。老二老三,凡事多听多问,少说。遇事不决时,万不可随性而为,多看看旁人再做打算。我没什么好教与你们的,但你们要记住,家里有人等着你们回来,你们什么样儿出去的,那便什么样儿的回来,明白吗?”

“他爹,你真同意他们去啊?那可是去真刀真枪的打土匪啊,伤了可怎么办?”死了那不是要我老太婆的命吗?

这几个孩子可是她的命根子。

唐母觉得到了唐家村,那便是稳定了,有家了,又可以安居乐业了,那便踏踏实实的种田过日子。

可是这才多少日子,就又要出去,还三个儿子都要出去。

作为老母亲,她会担心,会不舍。

唐父抬手拍了拍她肩膀:“好了,他们都大了,以后的路,需要他们自己走,咱们老了,给他们守好家就成。”

唐母本还想说什么,可是老伴说的话他也是能明白些的,男儿都希望建功立业,天天守着家里的田地,怕是会不甘心,特别是老二老三原本是很会读书的人,罢了。

那就让他们去吧。

唐大嫂坐在一旁听着众人说话,心里自然是不舍的,自己肚子一天天大起来,自己的夫君不在,心里总感觉少点啥。

可是公公婆婆还有夫君看上去都是愿意的,她也不好插嘴说个啥。

扭头看了看自己家小妹,小妹眼里晃着泪,这也是不舍?

“小妹,别哭,你大哥二哥三哥很快就回来的,不是说不超过两个月嘛。”唐大嫂看着自己小姑子要哭不哭的样子,顿时就心疼了,赶紧的抬手抓起自己袖子就要给唐宁擦眼泪。

“大嫂,我没事。我就是……我也是愿意哥哥们出去闯一闯的,看一看将领如何带兵,如何设防,如何抵御,如何去参加真正的战斗……”我就是也挺舍不得哥哥的,没人跑腿好难受。

唐宁吸了吸鼻子:“我们要支持哥哥们,等他们功成名就的时候,咱们总归会有好日子过的,对吧?”

唐文斌抬手摸了摸唐宁的头顶,又揉了揉手感挺好的黑发:“放心吧,我会带着你大哥二哥全须全尾的回来的,二公子那里会稳住的。”

听了自己三哥的话。

妥当了?

行吧,那你们先浪一阵子。

我先在家守着,看你们的成果再议。

没人看清楚两人之间的眉眼关司,只知道二人大概达成了某种交谈。

不想问。

问了也问不出来啥。

这是唐家人的默契。

反正到时候想说了,要说了,不得不说了,总归会讲与他们听。

唐宁觉得,唐家人的默契越来越好了。

唐父:一帮小崽子,心都大到天上去了,有话都说不清楚,非得让人猜。

唐母:孩子们感情真好,这时候宁儿还难过一时半会儿的见不着哥哥。

唐大嫂:小妹说的都对,别的,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