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古代末世,家飘药香 > 第453章 明年可以下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玉娘忙碰了碰明学。

明学会意,忙点头说道:“是,大哥,我知道了,记下了。”

明志也知道自己说这一句,也是白白提醒,现在弟弟妹妹们都大了,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像小时候什么都会听自己的。

不由有些伤神。

玉娘见状,忙又说道:“大哥,我们都记住了,在外面不会胡说。今日也是我不对,不该胡乱说话,大哥不要生气。”

明叹口气,看看明学,又看看玉娘,“你们都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可很多事大哥还是怕你们出错,你们有个人出事了,我都没法与爹娘交代。”

“大哥,你放心,我们以后都听你的,你不让我说,我就不会说的。”明学也忙保证。

明志感觉自己怎么就这么矫情了,忙收敛起自己的失落,笑了笑,“好,你们都是好的。不说这些了,咱们赶紧吃饭,回去了秀秀知道了又该生气了。”

今日他们除了看明学还去了傅家吊唁,所以就没带着秀秀,兄弟姐弟四人现在独独少了秀秀,再听说他们在外面吃好吃的,肯定生气。

玉娘笑道:“没事,等一会儿送明学回去了,咱们再给秀秀,还有明和买点好吃的就行了。”

明学突然说道:“大哥,姐姐,我们书院明日就放假,你们能等我下午上完课,傍晚咱们一起回家,行吗?”

“这还真凑巧,行,那下午我们等等你,等你放学咱们一起回家。”玉娘笑着答应。明志当然也不会有意见,三人说好等明学一起回家。

于是,三人吃完午饭,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送明学先回了书院。玉娘和明志就在书院外面等了一会儿,玉娘觉得无聊,兄妹两人又回了城内热闹的街道转转。

玉娘特意给秀秀还有家里人先买了几样吃食。又与明志在街上逛了逛,买了一些零碎东西,什么都有,都是常用的东西。

玉娘又和明志回了书院门口等着明学。

这次兄妹两人没等太久,没一会儿下课后,明学就从书院出来,兄妹三人赶着车急急忙忙往家中赶。

书院今日上完课就放假,离家近的都会在下午下课后就回去了,像明学离家远的,一般都是明日一早雇了车才回家,有的甚至走着回去。

往日明学都是与其他顺路的同学,一起雇车在第二日回家。今日凑巧哥哥姐姐来看自己,他今日就先回去了。

兄妹三人返程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他们刚出城门口,城门就关了。也幸好现在昼长夜短,他们三人到家的时候天才黑了。

兄妹这一出去就一整天,家里人都担心不已,张氏正站在院子里让明和再去村口看看。

正在这时,听到外面赶车的动静,明和忙去开门,果然明志赶着车回来了,一家人都出来问,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

明志没说话,明学从车上一跳下来,大家都知道了,这是等着接明学才回来晚了。

一家人欢欢喜喜吃了晚饭,明学和明和去看玉娘从江南给他们带来的礼物,秀秀也有些困了,先回了屋里睡觉,李郎中还是觉得浑身没劲,也回去躺着了。

院子里就剩下李兴发一家三口,还有明志兄妹二人坐着闲聊。

张氏就问起傅家的事情,“你们今日去傅家,看到人家娘家人了吗?有没有闹呀?”

女儿突然过世,娘家人怎么能不伤心,闹一闹,才显得亲闺女呢。这事张氏在村里经常见,往往都会去看一眼,所以才有这一问。

玉娘摇摇头,“我和大哥到的时候,听说娘家人已经祭拜过了,没听到什么闹腾的事。再说这事谁也不想发生,也不是谁刻意为之,再闹腾也没用。”

“哎,这里面最可怜的就是少夫人了。膝下也没个孩子,以后恐怕没什么人能记住她了。日后这傅家再娶个新夫人,就更没她什么事了。”张氏不由为人家可怜。

可玉娘听在耳朵里,有些别扭,低着头不说话。

李兴发不爱说这些嚼舌根的话,说道:“你和孩子们说这些干什么,人家怎么样和咱们又没关系。今日我去地里看过了,明日咱们就要收麦了。五百亩地那边,明志明日也去看看,这收麦不敢耽误。”

明志点头说道:“明日我去看看,估计也就是这两日的事情。明日我去了,要是能收了,我就在那边住几日,等收了麦子,我再回来。”

“行,那边地不少,你盯紧了,让你沈三叔也多费费心。”往长那边忙,明志也住在那边,李兴发一口答应。

明志又看着玉娘问道:“收麦后,那边你打算种什么?”

玉娘想了想,说道:“那五百亩地,傅公子就是为了筹集粮食种的,还是种麦子吧。还有那药材长的怎么样了?今年是第二年了,明年就有些能收了。”

明志道:“你师父去看过好几次,长的还不错。沈三叔也让人精心看护着。”

玉娘又接着说道:“大哥,你再问问,看那边还有地能买吗?我想再买几百亩地,这几年粮食肯定价格不错,咱们趁机多种点。”

“永安村原先比咱们这里人多,地也多,但傅公子买了五百亩地,恐怕也没多少了。估计要去其他村里看看。”明志对永安村的情况比较熟悉。

“那就去其他村里买,等收完麦子,大哥再去打听打听,最好是连城片的,这样以后也好管理。”玉娘缓缓说着打算。

庄稼人买多少地都是愿意的,明志对这个不反对,“行,等忙过这些日子我就去打听。”

张氏突然插话道:“玉娘要不要等明年再说买地的事。今年咱们家事多,过了麦就要准备你两个哥哥成亲的大事,恐怕忙不过来。”

玉娘拍了下额头,“还真是。不过没事,再买的地,我雇人干活,咱们家里人只忙原先这些地就行。”

说着玉娘转身去了屋子,又很快出来,拿出五十两银子递给张氏,“二婶,大哥成亲要买什么,我也不清楚,这些日子你先拿着,需要买什么就麻烦二婶了。”

张氏忙把银子推给玉娘,“你二叔说了,你们几个成亲的事情,都包在我和你二叔身上,不用你们操心,该怎么准备我心里都有数。”

“这怎么行,不行,不行。”玉娘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