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婆婆大集锦 > 第407章 侠女儿媳的种田婆婆六十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7章 侠女儿媳的种田婆婆六十二

马志远一人赶路快,先到县城找往东州县的商行,一同随行,再往西一县一县的走。

没有商行就顺官道走,不贪急赶路,主打一个平稳。

用了二十一天到京城。

马志远先住进“福源”酒店歇息了两天,打理了一番自己才去找度先生。

度先生已在京城定居。

一座五进的宅子,度府。

家中度夫人听门人禀告,有一马姓男子自称老爷的门生来了。

度夫人开心道:“快请!正月里就来信儿说要来的。这终于到了!去打发人叫老爷,今儿个说什么也不能去吃什么酒了。”

度夫人还亲自去接。

在二进门时,遇见了。

马志远见迎面而来满面笑容的老夫人,忙问:“可是师母?”

“可是志远?”

“正是弟子!”

马志远连忙下跪叩头拜见。

度夫人连忙扶起来道:“你这孩子,忒实诚!快快过屋里来,我已叫人通知你先生了。”

被度夫人伸手牵进屋里,连忙落座上茶。

度夫人打量着高个少年,乐呵呵道:“前几年你先生日日挂念你的个头,说你在他的弟子中个头最矮,他简单乱讲!明明是你最高!”

马志远也应道:“谢谢您和先生的关心。当年先生离开时我才十岁,这都六七年了,我长个子了。”

“你娘可好?家中人可好?”

“好,我娘还请您到我家做客,家中兄嫂……”

…………

方橙让马志鹏去县城时问一下有没有镖局。

系统乐道:没有。但可以雇佣武林人士押镖!费用比物资还贵,还不一定送到。呃……

“我怎么就没想到给马志远雇上两个保镖呢?”方橙说归说,这武林人士还真不敢用。

马志鹏还真特意去了一趟,回来讲:“驿站有往京中走的武林师傅。一车物资三十两运费,一个月保准到京。”

确实贵。这送点东西也长毛了……

系统调侃:花重金,用瞬移轴~来回一刻钟!

方橙跟系统说:“你今天怎么又大方起来,前几天的吝啬劲呢?”

系统吐槽:吝啬劲过了,现在是慷慨大方的系统了!钱该花花,省的还能生出小的来?咱家志远的面子要撑起来!

“那我买东西,你慷慨大方的不收手续了?”方橙立马问道。

系统回复:不收……收……不收!

趁着系统的大方劲,方橙买了一波东西。

节省了十分之一的手续费。

系统默念:快变,快变成铁公鸡,严监生,葛……

…………

方橙还是花了三十两用驿站里镖师运了一车东西。

白面粉两袋子四十斤,腌椿菜两坛,咸鸭蛋一坛,咸菜疙瘩一坛。

四坛杏花村,两坛黄酒。

镖师又让加了五两。

坛子这么多,走起来要万分小心,这就耽误时间了。

在马志远住进度先生家十日后,马志远收到这些东西。

还有大哥的信。

说他出发后三天,这物品就从老家一起走的。讲让他在外别舍不得花钱,另讲杨里正三孙杨百川也进京了。相互扶持做不到,那抵防之心不可无。

马志远与杨百川好几年同窗,自知他什么人,自然会防备。

面虽白面不值当多少钱,咸腌菜再好吃也是腌菜,最值钱的莫过于六坛酒了。

度先生一得了,立马炫耀。

这度先生的衙里,一天来了七八个人。

韩大讲了:“我刚得了一条糟鱼。不如我们晚上小酌一杯。”

度先生道:“这酒吗,只有一坛。”

本来只有二人一坛的,最后成了八人大宴,四坛杏花村全上了。

贾生自然也来了。

见着马志远还问道:“这小伙子是谁?”

度先生骂他:“这是小远,你这都能忘!你个老眼昏花的。”

贾先生不可置信!

都说儿随娘,方大婶那个头,生的儿子竟然个个大个头。

围着马志远打量好一会儿,拍着马志远的肩头喊道:“贤婿!你来啦!”

此言一出,席上一静!

度先生最先反应过来,上前拉回弟子道:“好你个老贾!想抢我弟子,没门,连窗户都没有。”

众人这才相互拉扯吃酒,只当老贾酒吃多了。

众人四坛酒吃的微醺,诗情画意一上来,众人纷纷吟诗,马志远提笔记录……

这一场宴席宾主尽欢。

送走客人,度先生心疼的对夫人讲:“如果我一人独酌,可以喝许久……”

度夫人了解他,便讲道:“行了行了,独乐乐哪如众乐乐?与友共享的是乐趣。”

度先生哈哈哈大笑。

“方马氏的酒好啊,劲头一过,头不疼人不晕的。睡的也香,剩下还有两坛黄酒,补气血的,单留于夫人喝。”度先生哄着夫人。

难得美酒也能舍出来?这是有事相求啊!

“说吧,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度夫人问他。

“嘿嘿,我那弟子明年十八了,你多瞅瞅谁家小娘子合适,保个媒。”

“这有何难?这事还用求?我本来就打算当这个媒人的。咱这京城,别的不说,这贤惠的小娘子真不少!”

“真不用求?”

“不用!”

“那,那两坛酒就不给你了,男人也需要那啥!”

“没门,不是成日的一言九鼎吗?明日就送过来!”

“呼噜呼噜……呼……”

度先生忍着夫人的拧肉,打着呼噜。

…………

贾先生回到府中,未去夫人的正院,而是去了孙侍妾的偏房。

“貂娘的病好了没有?”贾生洗漱好了以后讲。

孙侍妾心中一惊,这是知道了什么?

可她还是面色悲伤的讲:“不见好,成日的咳不说,还不能见风。”

“哎!没福啊。”贾生叹息着这个女儿。

孙侍妾也只叹息了一下。

“知道今日,我见着谁了吗?哎,马志远。貂娘差点与他订亲的那个。当年,我带貂娘去他家做过客。谁曾想,他竟然长成了八尺大汉!”

孙侍妾竟哭了起来。

贾生道:“怎么了?怎么了?”

“当年老爷应了多好!貂娘或许这运势就改了。也不知这位马公子娶亲了没有?”孙侍妾问道。

“没呢。”

孙侍妾也没再深问,女儿的事已不是躲在庄上等嫁那么上简单了。

…………

贾貂娘已是唐女皇的手下。

六年时间已从八扇门的小捕快,升任正六品寺正。

见识到了更宽广的世界,很难再想回归家庭伺候男人,生多少个儿子。

人前露面时戴面纱,身着八扇门红官服,煞是威风。

名面上人在庄上养病,实则人日日衙内与皇宫行走。

与皇夫贾少康是堂兄妹,女皇也没有不放心的。

女皇去岁生了长公主。

长公主一满月就被封为镇国长公主。

众大臣自然读懂啥意思,这不就是女太子吗?

可没一个反对的。

女皇文韬武略手段样样不缺,比先帝都厉害!

好好干活,有钱拿,有体面,子孙后代……

贾貂娘负责招安分派江湖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