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兴汉 > 第14章 袁绍制衡鲍信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汉时的朝会,一般分为三种。

大朝会、常朝和内朝。

大朝会是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会。

但实际上属于典礼性的朝会,召开规模虽然宏大,但主要还是为了彰显国家威仪。

常朝类似后世的决策类例会,五日一朝,外加初一和十五。

内朝是国家大政决策的中心,参加内朝的人员主要是太傅、大将军及侍中等加官。

还有?部分是言语为职,谏诤为官的官员,像大夫、博士、议郎等,及黄门侍郎也可参与内朝议政。

光熹元年八月二十八辛未日的朝会,同时也是昭宁元年的第一次朝会。

从改元的角度来说,应该属于大朝会。

但因为动乱,从实际需要来说,却是一场内朝。

被太后何思牵着手的刘辩,已经擦干了眼泪,此刻的他嘴角微撇。

这一场汉末大戏的男主角加执行导演。

勾连内外,运筹帷幄又冲锋陷阵的司隶校尉袁绍......因为没有侍中的加官,连参与内朝的资格都没有。

看着负责引导官员的谒者,刘辩忽然停住脚步。

毕岚虽然劝他韬光养晦,但他却知道,时机根本不允许。

袁隗急,有人比袁隗还要急,马上就要掀桌子了。

刘辩拉着何太后一停,周围人众自然纷纷停下,一个个疑惑的看过去。

何思微微一怔,悄悄握了握刘辩的手。

刘辩侧头看向太后,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随即朗声道:“许司隶校尉及大将军长史,参与朝会。”

司隶校尉袁绍,大将军府长史王谦。

袁绍虽然养望很久,又兴建奔走之友,但这种只能是平辈论交以及救命之恩。

汉末最看中的,还是征辟之恩,这个属于君臣之义,是大于其他情义的。

袁绍应了大将军何进的征召,从义来说,他和何进就属于君臣。

虽然袁绍其中夹带私货,但那是私底下的事情。

表面上的义,绝不能罔顾,因为他是天下楷模,清流领袖。

至于大将军府的长史,是何进的二把手。

也就是说,是何进死后,按规矩,大将军府所有人,都要听从王谦的号令。

王谦在原本后世历史上虽然声名不显,但在此刻的东汉,却同样是一流的豪门世家。

他的祖父担任太尉,父亲担任司空,属于二世三公。

王谦本人担任大将军长史,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能混个三公,那就是三世三公。

如果儿子王粲再混个三公的话,那就是四世三公了......

之所以把王谦拉进来,就是要把水搅浑。

现在袁隗已经大权在握,混乱对他来说是最不利的。

......

虽然天子已经开口,但无论是宦官,还是谒者都没有动静,他们都在看向太后。

太后何思则是看向刘辩,一双美丽的眼眸中,充满了惊讶和欣慰。

辩儿才这么大,居然知道制衡之术!

作为上位者,必须要掌控制衡之术,绝不能让下属一家独大,否则就是太阿倒持。

刘辩继位后,太后何思临朝称制,内朝宦官和外朝官员相互制衡。

外朝又有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同录尚书事,相互也是一种制衡。

但这一场动乱后,内朝宦官几乎被杀绝,而外朝的大将军府的核心人物们,甚至连参加内朝的资格都没有。

那朝堂之上,岂不是太傅袁隗一家独大。

她母子之性命,均系于此人一念之间。

可怜她临朝称制,掌管内宫多年,在此时居然还没有儿子想的周到。

刹那间何思似乎有了新的依靠,她微微颔首:“可。”

闻声,一旁的潘隐立即大声喝道:”制曰:‘司隶校尉袁绍、大将军长史王谦,参与朝会。’”

台阶下的谒者闻声,同样大声道:”太后有旨,司隶校尉袁绍、大将军长史王谦,参与朝会。”

百官之中,一身甲胄的袁绍虽然眉头紧锁,但心中却有丝莫名的喜悦。

这种感觉,很是奇怪。

他看了王谦一眼,两人齐齐出列。

“ 微臣遵旨。”

袁绍是双手抱拳,王谦却是举着笏板......

这一幕,看的台阶上的刘辩有些想笑,王谦不愧是嗅觉灵敏的文官,准备还真是充分。

虽然原本的历史上,王谦是真的没有机会参与朝会......但人最起码做好准备了。

......

雒阳有十二个城门,位于东侧的有三个门,分别是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

每一座城门都有一条大道,直通东方。

此刻,在居中的大道上,有一千多名体型高大的士卒,正在两名将领的带领下,快速行进。

为首的将领一身玄色甲胄,面色冷峻。

”大兄,大兄,北边这个大河好宽啊!“

”大兄,大兄,南面这个林子好大啊!“

另一名年青的黑甲将领,则是满脸的好奇。

手搭着凉棚,一会纵马到队列北方看阳渠。

一会又穿行到南侧,眺望罼圭苑。

欣赏完之后,还要纵马到冷峻将领面前,兴奋的大呼大叫。

”啪!“

为首将领扬起手中马鞭,狠狠的抽在了对方的脸上。

一条血痕骤然出现。

”大兄......“

年轻将领愕然,一脸委屈的看向冷峻将领。

”在军中,称军职。“

为首将领沉声喝道,声音逐渐冷厉,”在族中我们是兄弟,但在这里,我们是将领。

现在我君大将军受害,某等恨不得插翅飞到城中为大将军报仇,汝以为是在游山玩水么!“

”司马韬谨唯骑都尉鲍讳信之令是从!“

年轻将领急忙抱拳肃首,一本正经的行礼,低下的脑袋中,大粒的眼泪滴落。

这一鞭子,是真的疼啊......

骑都尉鲍信有些心疼的看了幼弟鲍韬一眼,随即脸上再次恢复冷峻,马鞭指着前方道:”雒阳中东门就在前方,加快行军!“

”唯!“

众军噤若寒蝉,领命前行。

不多时,便抵达中东门下,早有门侯上前行礼:”鲍都尉!“

”国家与太后在何处?“

鲍信自怀中取出盖了大将军印的文书,出声问道。

(东汉时,群臣称呼天子为陛下,也称国家。一般当面称陛下,私底下称呼国家。)

”回鲍将军,具体属下不知。“

那门侯靠近一步,轻声说道。”只是听说百官都在北宫。“

鲍信点点头,挥手带着兵卒鱼贯而入。

刚进城门,就见前方远处涌来一群士卒。

为首将领身高九尺,神情凶悍,高声喝道:”太傅有令,严紧外军进入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