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这个夫人不好惹 > 第251章 一人敌一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四海之内一片安宁祥和,国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情,杨国舅和窦国丈也已经告诫过众人了,这个老家伙到底又是发哪门子神经呢?

杨国安与窦鲲简直恨透了孔祥,如果不是因为萧天启还对他有那么一丁点庇护之心,对于这样一根搅屎棍,他们早就将其除掉以绝后患了。

然而面对众多充满杀意的目光,孔祥却毫无畏惧之色。

他心中始终铭记着林相对他说过的那句话:“读书为官应当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每当回想起这句话时,他都会感到热血沸腾。

只可惜随着林相和李相相继离去,朝堂逐渐变得面目全非,成为了他最不愿见到的样子。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却道出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现实——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有了徒有虚名的蔡持正和政治草包窦鲲对比,孔祥越发惊叹于这位奇女子在担任左相期间展现出的惊人的政治才华。

她不仅拥有一双慧眼,善于识别真正有能力的贤才,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当时混乱不堪的吏治问题,林雨柔毫不畏惧地展开了大力整顿。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得到了显着提升。

首先,林雨柔果断地实施了机构精简政策,裁减掉大量冗余的官员。自英宗时期累积下来的那些毫无作为的官员们,被她一律裁汰。这样一来,既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又有效节约了国家财政开支。

其次,她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考核制度,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监管力度。

每年十月份,都会派遣专门的巡查组前往各地巡视,不定时不定目标地体察民情并检举不法官员。

一旦发现有违法乱纪行为者,必将严惩不贷,绝不姑息迁就。

此外,林雨柔还重新恢复了谏官与史官参与宰相会议的传统制度。

如此一来,可以让这些官员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确保朝廷决策的公正透明。

林雨柔的这些改革举措无疑给当时的朝政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她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去改变现状,就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而她所倡导的这种精神至今仍然值得他们这些后继者学习与借鉴。

林雨柔聪慧过人、目光如炬,善于发现并任用有才能之人;她奖惩得当,让人心悦诚服;处理事情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此外,还有李相等x帮助陛下开创绍兴之治的关键因素所在。

林相走了,本来还能指望李相,毕竟李相也是一名治世能臣。

李林翰担任宰相期间,与林相一样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实际才能,而非只关注对方的出身背景。

在吏部参与官员选拔之时,他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来合理安排职位。

不仅如此,当陛下犯错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指出错误,并诚恳地规劝陛下,绝不会因为陛下对自己有提携之恩便谎报实情或者视若无睹。

可惜,李相也被陛下罢免,如今是蔡持正那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与那心机深沉的窦鲲担任左右丞相。

至于水平嘛?

就连自认不是宰辅之才的孔祥都对他们嗤之以鼻!

他们执政后公然违背林相的"十事要说"政治纲领,"为政先仁义"空有其名,

"不求边功"被置若罔闻。

公然违背"中官不预公事(即宦官不得干预政事)"与"国亲不任要职(即皇亲国戚不应担任要职)"。

"行法治"更是形同虚设,实际上又恢复成过去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

最可气的是陛下公然违背与林相"宗室不得实封大梁"的约定,下令着几大亲王兵镇八边,有建府营兵之权。

这才几年时间,陛下便被那窦鲲蛊惑,以“欲王天下 ,先家天下”为由,重启分封,有此奸佞当朝,长此以往,英宗之祸不远矣。

今日他孔祥即便一人战一朝,也要力劝陛下幡然醒悟,迷途知返!

若是不济,那世上便再无孔祥!

“陛下,臣,启奏。”

“说!”

“林相“十事要说”有言:宗室不得实封大梁,如今陛下令分封几大亲王兵镇八边,有建府营兵之权,亲王一旦外派,且得兵权,那就是又起藩王,何况陛下还定下了国库供养宗室制度。这是重蹈前朝覆辙,长此以往,宗室之患不远矣。”

“哼,这天下。”

“陛下,藩王不可轻封,更不可着建府营兵之权啊!否则会有藩王作乱之危,我大梁不可长久啊!”

“放肆!孔祥,你仗着是朕潜邸之臣为非作歹不敬宰辅朕都姑息于你,谁知你不知感恩反倒变本加厉,今日朕还在位你竟然哗众取众!胆敢诅咒我大梁!真是万死难赎其罪!”

“来人,给朕将孔祥拖下去杖毙!”

“陛下!陛下!”

孔祥用尽全力挣脱两名大汉将军,顾地高呼道:“陛下,请听臣一言,如若臣所言夸大,不需陛下动手,臣今日自决龙柱!”

“哼,好,你孔祥今日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朕必杀汝!”

“陛下,五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

冕服车旗邸第,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子年十岁视二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

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纶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

公主未受封者,纶丝、纱、罗各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百两;已受封,赐庄田一所,岁收粮干五百石,钞二千贯。亲王子未受封,视公主;女未受封者半之。

子已受封郡王,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纶丝五十匹,纱、罗减芝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料草十匹。

郡王诸子年十五,各赐田六十顷,除租税为永业,其所生子世守之……”

“陛下,您可以让户部诸位同僚算一算,照此国库奉养宗亲制度,三代之后,我大梁国库还剩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