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生了?”

“生了!”

街头巷尾一时间只会说这两句话,所有百姓见面都是这两个字。

生了好啊!

立太子都十几年了,结果皇家却没皇子皇孙降生。

百姓们才不管太子今年几岁,更不管太子是谁。

他们在乎的是皇家没后代。

没后代的皇家不稳当。

老百姓们虽然不咋读书,却懂一个道理:皇家若是乱了,老百姓首当其冲会倒霉。

二十年前皇城就动乱过一次,死了不少百姓。

大家都记着呢。

大家发自内心的祝福,“有小皇孙朝堂就稳了!咱老百姓们没啥大志向,只盼个安稳。”

有懂术数的说起封号:“小皇孙被封潞王,潞是水,正好对应咱们朝的水德。”

另一个往下接:“何止呢,我听说沛王的本名叫做伯舟,听说这名是养父起的,水能载舟。由此可见这人命里有什么,老天爷早就在出生时注定好了。”

“你们说,这个沛王到底是不是皇帝的儿子?”

“管他是不是,现在皇家只有他生了儿子,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个赵王家里儿子挺多呢……”

有人说起宋仁宗反驳这话:“宋仁宗下葬当天宋英宗赵曙自称犯病了,连棺都不给仁宗扶,仁宗要是泉下有知,肯定后悔过继赵曙这个龟儿子。”

大家听懂了这句以古喻今,连连点头,“养别人孩子没好下场。”

“不是自己生的,连祭祀这种事都不肯做的。”

大家听了这话,都叹息起来。

……

随着圣旨下达,原本挂着六元及第鎏金匾的门匾被取下,换成了沛王府。

这个宅子是殷知海赠送的,前后左右都有人居住,无法扩大。

皇帝干脆命宗人府在内城挑了一处宅院扩大修缮,以作将来的沛王府。

然而,更令所有官员震惊的是这条:所有五品以上官员做沛王的属官。

自古以来的皇太子都是挑选贤德之人做东官属官,以大学士充詹事府太子少师、少傅、少保。

像陆伯舟这样,所有五品官员全部是沛王府属官的事情可谓是绝无仅有。

也就是说,皇帝把整个朝廷都交到陆伯舟手中。

皇帝的官就是陆伯舟的官。

这样的信任,历朝历代所未有。

但越是这样,越显得太子可怜。

也有人为太子报不平:“太子乃国邦之本,如今沛王属官远超东宫,置东宫与何地?”

奏折还未来得及递上去,就有好友阻止:“东宫无后!想想以后……”

官员递奏折的手迟疑了。

东宫无后!

这是最大的原罪!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是,太子总归是无罪无错。”这人低声嘀咕着。

太子生不出孩子又能怎么办?

“有错的是太医!太子有疾为什么不能好好调理?”

此时,被人议论的太子坐在东宫书房中,低眉看书。

他这段时间按时吃药,身体已比前些日子要好得多。

虽然还是时不时咳嗽,却不再有咳血之症。

多次请辞归乡多次被留中的赵阁老缓缓步入书房中。

“臣参见太子。”赵阁老行礼。

太子忙站起扶住赵阁老:“老师请坐。”

赵阁老现在老了许多,两鬓花白,他柱着拐杖坐下,温言问太子:“殿下今日身体可好?”

“比昨日要好一些。”太子低声回答。

赵阁老仔细端详太子的脸色,“臣观殿下的脸色依旧不好,宜需静养为要。莫要急着处理政务……”

太子心头浮起一股无名火。

他现在不处理政务,难道要全部放权给陆伯舟吗?

若陆伯舟接手了他的政务,以后他再想要回来可是千难万难。

但赵阁老是教他多年的老师,太子只能是强压着火气:“孤想为父皇分忧。”

赵阁老心中一叹,掠过这个话题提起了其他事,“听说赵王前些日子往东宫送了几个美人?”

“王叔确实送了几名美人给孤,”太子的声音已经是强硬起来,“莫非连这个也不行吗?”

赵阁老噎了一噎,说道:“殿下身子不好,当静养。”

“静养?又是静养?”太子终于暴躁起来,“这种话孤听了好几年!但孤的身子却是一直不见好。”

太子在屋里走来走去,低声诅咒着。

赵阁老坐在椅子上如坐针毡。

过了好大一会,太子终于停止诅咒,“孤知道老师对孤好,只是孤已不再是孩子,孤有自己的想法和见地。东宫无子,孤挑选新人入宫又有什么错?”

赵阁老知道再说也无用了,站起来:“臣僭越了。”

但他对太子还是有感情的,忍不住还是说了一句:“太子妃薨逝已有些日子,东宫不可一日无女主人,太子当早早考虑才是。”

太子出离的愤怒,“太子妃才走多久?老师竟然劝孤续妃?”

赵阁老看到暴怒的太子,轻声一叹:“殿下莫负了太子妃一番苦心。”

续娶太子妃不过是个名头,可以用这个机会试探一下皇帝与朝中众臣。

若皇帝与朝中众臣愿意让你续娶太子妃,尚有一拼之力。

若不愿你以太子妃之礼续娶,或者不许你立其他女子为太子妃……

不如自请废太子罢了!

身为太子不可任性妄为!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

所有的感情,都是在为权利服务。

你没了太子的位置,太子妃还能被称之为太子妃吗?

不过是吕氏罢了。

但这些话,赵阁老不能明说。

“我续妃才是负了太子妃对我的一番苦心!”太子瞪着赵阁老。

赵阁老无话可说,揖了一礼:“臣惹殿下不快,罪该万死!臣告辞。”

太子怒视赵阁老,把刚才赵阁老说过的话全还了回去:“阁老年迈,当归家静养。”

听到这句当归家静养,赵阁老的身子颤了一颤。

想起了他初见太子的情景。

那时太子只有八岁。

他应皇帝之请做了太子的老师。

仁义礼智信,太子一无所学。

却把皇帝的猜忌多疑和任性学了个十成十。

赵阁老又想到陆伯舟。

陆伯舟靠着陆宣德,拿到了仁与德的好名声。

如今虐待过陆伯舟的陆宣德陆张氏又在哪里?在大理寺牢里痛苦度日。

却无一人批评陆伯舟不仁不德。

凡提起陆伯舟,必定夸陆伯舟有仁有德。

两相对比之下,赵阁老一时间心灰意冷。

“臣知道了!”他朝着太子再揖一礼,转身退出。

太子没送赵阁老,而是盯着赵阁老的背影。

直到赵阁老的背影不见,他才皱眉看向内侍:“药呢?”

内侍拿出一个小匣子,拈出一小块黑色的药丸:“殿下,此药甚猛。”

太子把药夺过来直接扔到嘴里,就这样硬咽下去。

丹药入腹后没多久,太子只觉得身轻体健。

“赵王推荐的方士确实不错。”太子坐回桌前,继续处理政务。

……

皇帝看着躺在小床里的小潞王,越看越开心,越看越喜。

忍不住伸出手戳了戳小潞王的脸蛋。

潞王不理皇帝,一边睡一边吐泡泡。

“睡得真香。”皇帝低声轻笑。

皇后轻手轻脚的走过来,扯了扯皇帝的衣角。

皇帝遂跟着皇后走到屋外。

“梓童有话快说,朕还要去看孙子呢。”皇帝说道。

皇后抿唇一笑:“说得却是潞王的事呢,我挑选了几个身家清白的乳母……”

皇后的话还没有说完,皇帝打断她的话:“这些乳母是谁挑选的?”

“我宫中的陈季亲自挑选的。”话说完后,皇后脸色微变,“陈季不可信吗?”

“陈季此人是否忠心,朕还在调查中。”皇帝神色严厉,“朕要和你说一下三十几年前的事。”

皇后双目微睁,“三十年前怎么了?”

皇帝说道:“你可还记得你我刚成亲时,朕生了一场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