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桂如月笑而不语。

筐里有几个蛋她知道,能卖多少钱那不是小学算术题么。

小姑娘这崇拜的眼神,她真是受之有愧呀。

“走,娘给你买糖吃。”

两人高高兴兴地收拾箩筐,正准备去买糖吃。

一个老头突然走过来。

“这位娘子,草药怎么卖?”

昂?

桂如月一脸懵逼地看他指着筐里的大驳骨丹。

老头以为她不想卖,有些急:

“你就这么一小把,还没晒过,去别家肯定卖不上价。我现如今是急用,就按五文钱一把给你,如何?”

桂如月:“……五文?”

老头急眼:“那六文!”

天上掉馅饼了这是。

桂如月喜悦地把大驳骨丹递过去,接回来一把铜板。

这还没完。

老头说:

“老朽是镇上平安药铺的掌柜,姓李。最近跌打损伤药材紧缺,不知娘子那儿,是否还有这大驳骨丹?有多少,我拿多少。”

桂如月眼睛一瞪。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

这是天上掉钱啊!

跟李老板谈好明天交货后,桂如月拉着小丫买了一大把糖。

两人兴高采烈地一边吃糖,一边回家。

甜!真是甜!

回到家里,中午饭已过。

王氏从灶台里探出头,怕她们要饭吃,赶紧抢着说:

“家里可没饭啊,今儿娘和三婶都吃不下,没做饭。”

自己和张铁犁私下吃了稀饭这事是一点不提。

“哦。”桂如月淡淡地回。

谁要吃你们的饭,我们在街上吃了两碗面呢!

房里隐约传来张老娘和二房在房中呻吟。

母女俩没理会,一个去煎药,一个重新捣大驳骨丹。

桂如月捧着敷药回到房中,仔细瞧张小兰的脸,觉得她气色好了许多。

她轻轻揭下用旧衣裁的、充当纱布用的裹布,底下的伤口完整露出来。

比前两天触目惊心的鞭痕烂伤,今天明显好了许多。

有地地方已经开始结痂。

灵力与药物搭配果然最有效果。

桂如月重新敷上药,又输了一些灵气。

张小丫端着参汤走进来。

“娘,二姐的药好了。”她说。

然后小心翼翼地给张小兰灌药。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她觉得二姐喝药比之前容易许多,似是会自己吞药。

仔细观察,二姐虽然还未睁眼,但脸没昨天那么白。

这是不是说明,二姐不会死了?

小丫的心突然激动起来。

这多亏了娘啊!

再次感受到小姑娘崇拜的眼神,桂如月压力山大。

“小丫,你看着二姐,我采草药去。”

然后拎起砍柴刀和锄头,背着箩筐。

开干!

也许是这两天干的活多,力气见长,又或许金钱的力量是强大的,这一趟到耗儿山,桂如月倒不觉得多累。

脚程还快许多。

不需多久,就来到之前采药的地方。

她一口气把整株大驳骨丹摘了个七七八八。

掂一掂,应该能挣个小一百文。

这算不错了,毕竟普通农家养半年的鸡,攒的鸡蛋也才挣一百文呢。

桂如月隐约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致富路。

既然大驳骨丹有人收,那么其他药材,应该也有吧?

耗儿山这么大,是一座天然的种植基地,加上少有人靠近,不存在过渡采摘,野生草药定是很多。

何不多找找?

桂如月打定主意,在四周搜索起来。

很快,她被一片叶片巴掌大、开着一串串紫色小花的绿藤吸引目光。

这不是葛根吗?

她立即动手去挖,不消多久,就挖到小腿粗的根系,看形状,还很长。

这着实令人兴奋。

她牟足劲锄了半天,一直挖到日头西斜。

终于把整条根挖出来。

足足有一人高!

虽然在现代,葛根是很便宜的。

但那么大一条野生老葛根,少说也能赚个百八十文吧。桂如月心想。

今天没白来。

背着一箩筐大驳骨丹,又扛着那么长一条葛根,她差点嗝屁。

踉踉跄跄下山,在山脚下又发现一大片野生金银花。

没忍住,停下来采了半个时辰。

终于在月亮升起来之前,回到了家。

小丫站在院门口远远眺望,看见她的又背又扛地,哇地哭了。

“娘!你才回来!二婶说你被狼吃了!”

桂如月:“……二婶呢?”

王氏本在窗口张望的头马上缩回去,屋里死一般寂静。

桂如月拍拍抽抽噎噎的小丫,两人合力把东西抬进院子。

“娘,你怎么搬了这么大条树根回来呀?”小丫担心地说。

王氏也若无其事地从房间里拐出来,乜斜着眼睛没好气地说:

“这砍的啥玩意啊?没得费刀子,刃都给砍卷喽。”

桂如月本不要搭理她,但转念一想,卖草药是个长期的事。

她若要正式做这个营生,对家里还是得有个说法。

“他二婶,这是草药,我明天拿去街上卖。”

“啥?”王氏不信。

“不就是个树根吗,还卖上草药了?今儿都去过镇上了,明儿还去啊?又不是圩日,别是偷懒哦,见天的不干活,跑得没人影!”

桂如月解释:“药房说是草药,那就是草药呗。咱也不懂,反正他要咱就买。又不是老母鸡孵蛋,窝家里也窝不出个钱来,还不如找点营生。”

那倒也是。

王氏来劲了,抓起一把大驳骨丹:“那你这草药能卖多少钱啊?刚明儿我也采去。”

桂如月留了个心眼,说:

“这一根还没卖过,不知道。那长枝条的,一文钱五把。”

王氏泄气了。

一文钱五把?整这一箩筐,还不够吃俩鸡蛋。

还得费劲上山去采、费那脚力背到镇上呢。

她是干不来这活。

桂如月看她的脸就知道她的心思,笑了。

“整个辛苦钱,毕竟小兰还等着吃药呢。不像他二婶,三个儿子,用不着操劳,尽享福。”

这可说到王氏的心巴子上了,她最爱人夸她三个儿子。

那都是她的能耐。

“嗳,话也不能那么说。”王氏眉飞色舞:“三个儿子还得娶媳妇,有得我操劳呢!想想生姑娘也好,就是这小兰命苦……”

桂如月还是笑:

“人各有命,我当娘的尽力吧,采这些挣不到啥钱,他二婶有想要的尽管拿去。”

这又说到点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