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从开荒开始 > 第533章 新一轮军改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岱铭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终于是把水圩城一战的总结报告写完,还附上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这次书信要通过八百里加急向望月城送去,毕竟内容太多了,灰枭承担不了。

不过,向汤总督汇报的就是用了灰枭。把内容拆分了出来,分批次传信过去。

与此同时,庄子栋和一批千山军事学院的军官学员回到了望月城。

这批千山军事学院的学员是要去盛州那边任职和组建基层军官训练学院的。

还没得及与家人相聚,庄子栋就被慕淑云请到御书房。

虽然秦岱铭的战报还没送达望月城,但是军情司的情报人员提前把水圩城一战的基本信息传回给了蓝商君。

蓝商君收到信息后,便立刻向慕淑云做了禀告。

慕淑云得知水圩城一战,岳山他们惨败退场,已经丢失了水圩城。

她内心虽感到难过,但没有全军覆没,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千羽自建立到现在,经历过多少坎坷,暂时的失败都不能把千羽打败的。

只不过,水圩城一丢,原来在那里建立基层军官训练学院的事情就不能实现了。

听说,庄大都督和千山军事学院的学员刚好回到了望月城,那就需要告知他们,让他们留在这里一段时间。

等待朝廷有新的决议后,再来商议怎么安排新的训练基地。

庄子栋来到御书房后,就被告知了水圩城的消息。

他沉默了一会,并没有说什么,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已经是拆封的。

慕淑云接过一看,原来是木千羽写给庄子栋的,是关于对千羽各个军团重新整编的一些构思。

其中有一点,木千羽在上面提议,随着战事的常态化,还有战争的规模扩大化。

千羽卫、千星卫和千水卫,都需要大量的谋士来出谋划策。

这些谋士是专门对战局的推演,战场的分析,给将领和朝廷提供专业的战略战术意见。

这其实就是仿照古代和现代的一种做法,建立一个参谋部,在各个军团里设立参谋一职。

只是不同的时代,参谋一职都有不同的叫法,但实际都是一个意思。

木千羽之所以这么迟才提出这个建议,是考虑到一开始军团草创初期,根本就不用设立那么多部门。

那个时候的带兵将领,统辖的兵力不多,一个人外加一个副将,就可以管理好一支军队了。

可现在的千羽不一样了,地跨南州、望州、林州和盛州。有东西两个大军团,总兵力都超过二十万以上了,还在不断增加。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多个人来配合。

古话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木千羽还想过,有时候战略调整,需要把在外的将领都传召回来。

如果没有敌人进攻还好,一旦前线出现战事,这些将领又怎能轻易离开。

另外一个情况就是,要是路途十分遥远的,这一来一回都不是耽误战事吗?

木千羽的设想是,在军部下面新增一个军策司,司长由慕淑云兼任。

会议大厅交给军部,那里有地形图,方便他们工作。

军策司的人根据各军团的情报,在上面标注最新的战争动态,及时分析,让朝廷有快速反应的时间。

除了开比较大的军政会议,内阁其他成员可以选择在吏部开会。

朝廷会对吏部进行扩建,增加多一个内阁开会的地方。

军策司的人,除了司长,还增设一个副司长。

这个副司长才是真正管理军策司的人,慕淑云不必花大量的时间在上面。

至于这个副司长,将由大都督决定人选。

然后,根据新增军策司的条件下。在林州的西线军团不变,汤昌杰的东线军团改为中线军团,而曾立业下辖的军团改为东线军团。

这些军团统称为大兵团,主将为大将军,再设一个裨将军(副将)。在每个大兵团下面设立一个策士府,人数上限是十人,副将就是策士府负责人。

大兵团下面的各个军团,副将同时兼任策士一职,可以增加策士人数,上限是五个人。

军策司管理下面的各个策士府,除了司长、副司长和军团的副将外,其他的军职就是策士,在军队中不担任其它职务,只负责战况分析和出谋划策。

当然,如果哪个策士的建议被采纳,而且还起到很大作用的,都会记录军功,除了给予相应的功勋外,在该策士所在的军团主将推荐下,军部会考虑将此人重新安排军职。

策士怎么选,木千羽就让庄子栋和军部的人去考虑了。

无论是慕淑云,还是庄子栋,看完上面的书信内容,一旦增设这个军策司,目前的各大军团都要进行重新调整了。

这又是一次比较大的军改,涉及到方方面面。

前线的将领的暂时是回不来的,就需要整个内阁来出谋划策了。

慕淑云突然觉得,这个军策司是非常有必要的。

懂打仗的将领都在前线,内阁的成员,就大都督的知兵的。

当然,首辅温史礼的做个策士,也是绰绰有余的。

慕淑云听木千羽提起过,当年在旭日城的时候,三人一起商讨天下大事。温史礼无论是对旭日的历史,还是各州的情况都是非常熟悉的,连庄子栋都不如他。

只是温史礼比较倾向文官方面,但不代表他不懂的军事。

自己的父亲和杨天师,对天下大势同样是非常清晰的,尤其是杨天师,更是其中翘楚。

不过,这些人擅长的领域不在军事上。

军策司建立的目的,就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干。

慕淑云看完书信的内容后说道:“大都督,你也辛苦了,先回去跟家里人相聚一下吧。明天,我们需要把内阁的大臣都传召过来。上面的内容,要跟大家一起商讨一下。”

庄子栋却说:“皇后娘娘,臣觉得先等等水圩城的战报。根据军情司的情报分析,岳山他们应该是损失惨重。或许几个军团都被打残了,那干脆趁这一次军团改革,对他们重新整编。”

慕淑云想了想,也有道理,便同意了庄子栋的说法。

随后,庄子栋离开了城主府。

而慕淑云把书信提起给了太子,让他消化一下,等待接下来的会议。

不过有一件事可以提前干了,那就是在吏部增加内阁开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