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从开荒开始 > 第534章 新一轮军改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等待战报的时间内,旭日就向天下公布了水圩城的战果,说他们已经成功收复了水圩城,把千羽打的落花流水。

而且,他们也证实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车万山他们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投降,而是被千羽方面用了卑鄙的手段杀害了。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让所有人一片哗然!

慕淑云让礼部的人,立刻出了一份声明,说是车万山等武甲军将士是为了守卫水圩城而战死的。

旭日他们无法接受武甲军投降的事实,就把车万山在内的所有将士都杀害了。

另外,慕淑云向岳山他们传信,让那些投降过来的北州将士出来证实,扰乱天下的思维。

果然,千羽的声明一出,大家都有点迟疑了,尤其是千羽方面确实有旭日的投降将士。

但其它势力根本就不关心这个,只是让他们大大松了一口气。

他们从水圩城一战中,知道了两个关键信息:一个是旭日和千羽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二是不可一世的武甲军就要凋零了。

无论是浩阳、金晨还是大魏,都非常愿意看到这种结果。

魏顾城还在想,旭日和千羽这一仗,更是千羽根本就无力顾及青州了,攻打杏川,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演戏了。

随即,大魏与金晨的战争在曲平正式拉开序幕!

很快汤昌杰就收到了岳山的传信,知晓了水圩城的战况。

思考再三,让西线军团都固守现在的地盘,全部进入防御状态。

刚好赶上了春耕,让大家先忙完春耕再说,而且旭日那边暂时也没有继续南下的迹象。

三天后,水圩城一战的总结报告送到了望月城。

慕淑云召集了内阁所有的成员,除了还在雨昭城的曾立业。

木千羽的书信让大家传阅了一遍,然后是水圩城的战报。

内阁的大臣看完水圩城的战报后,都眉头紧锁,想不到如此惨烈。

温史礼缓缓说道:“第六军团刚建立就没了,第五军团几乎都废掉了。第五军团那些将士可都是阵亡将士的遗孀,这……”

慕文韬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朝廷一定要照顾好这些阵亡将士的家属,尤其是他们的孩子。”

杨天师说道:“本天师最近抽些时间去看望这些阵亡将士的家属吧,看看他们有什么需要。”

慕淑云说道:“那就辛苦天师了!”

“这都是臣的本分,皇后娘娘客气了!”

卫商弘严肃的说道:“战报上面说到那投石很有可能落入了旭日的手中,日后必会对我们有很的影响。”

庄子栋说道:“卫大人,不必太担心。他们就算要制造出来也是需要些时间的,而且我们投石车的一大优势在那些火球。只要火球的秘密他们还没得到,我们依然不用太担心。”

“投石车这些武器装备的秘密会泄露是早晚的事情,陛下和本督早有预案。战争的关键在于将士们,武器装备是其次。”

田庆说道:“好可惜啊,白白丢弃了那么多重甲装备!”

这话让在场的大臣心情都不太好了,那可是上万套的盔甲,庄子栋更是在心里滴血。

千羽为了打造武器装备,想尽了各种办法。

好不容易搞来这么多盔甲,结果又给还回去了。

这时,太子说道:“秦将军对此次战役有了详细的说明,列出了我们种种失利的原因,还有他的一些建议。”

“旭日方面多兵种的配合,还有非常善于总结和临时做出的改变。骑兵该怎么用,怎么对付骑兵,对付哪些兵种会用到哪些武器。他们比我们千羽的将士更熟悉如何进行作战,我们输的不冤。”

“还有,秦将军他们都纷纷表态,此次战役他们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了,汤总督请罪的奏折前些日子也到了内阁。”

慕淑云刚想说什么,就被庄子栋打断了,“此次责任不在东线军团,完全在本督。事前没有做好战况分析,低估了对方。而且,身为负责军部的大都督,平时没有让各个军团熟知各种兵种是如何训练和配合的。”

慕淑云认真说道:“好了,不要再讨论是谁的责任了!如果非要论对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有责任。”

“我们前线的战士有退缩吗?没有!有人临阵脱逃和投降的吗?没有!那有人懈怠作战的吗?更没有!”

“战士已经拼命在为国争光了,他们没有错!那统军的将领呢?是因为他们指挥上的失误,让将士们白白送死吗?”

“虽然说把骑兵困在了城池中,而不是放在城外,这确实是一大失误。可本宫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我们千羽什么时候才有的骑兵,又有哪位将领是非常熟悉骑兵的运用的?”

“都没有!我们大部分的将领都是从零开始的,指挥上难免会有失误。陛下常跟本宫讲,失败不可怕,我们要从战争中学会战争。”

“我们千羽不可能永远都是失败的,至少我们不还是打到了林州和盛州吗?本宫看秦将军的总结和建议就挺好,前线的将领并没有失败了就气馁了,反而是积极去找方法找对策。”

“所以,陛下的建议就是很及时的。我们需要对各个军团进行调整,增加军策司和策士。”

“本宫是非常认同陛下所说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干。现在第一项议题就是关于军策司的建立,诸位有何建议?”

太子说道:“臣,以为此建议甚好。我们的军团确实需要大量的策士存在,可以减轻各军团主将的负担。”

温史礼说道:“陛下在信中提到了各个军团的策士人数,可驻守在望月城的军策司却没有提到人数,是可以无限增加吗?”

庄子栋回了这个问题:“上限还是设立十个人吧,不需要太多,军部也有不少的官员。”

“本督有一个建议,根据多次的战役情报来看,这秦岱铭就是非常符合策士的身份。我们不如把他从第三军团调出,就任中线军团的副将,负责管理策士府,诸位意下如何?”

这让大家陷入了短暂的思考当中!